赵广渊翻着匣子里的银票,也是有些没想到。他有想到必是能卖得极好,但没想到竟卖得这般好。</P>
吩咐方二:“叮嘱铺子和蒋府那边,莫让人查到行宫这边来。”</P>
“是。殿下放心,属下扫尾扫得干净,不会让人查到殿下这边来。”</P>
赵广渊点头,方二做事他还是放心的。就是蒋项府上,怕是要多受些困扰。</P>
蒋项确实挺受困扰的。</P>
夫人小姐们买不到货,便央求府里的老爷们跟蒋项去靠近乎,蒋项觉得这些天他的应酬都多了起来,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跑来跟他套近乎,叫他一声蒋阁老。</P>
连皇上也惊动了,把他宣进宫,专门过问此事。</P>
估计也是被后宫娘娘们磨缠得烦了。</P>
“听说是你族人在海上救了海外商船上的商人,才得了这一批货?”</P>
蒋项头垂着,拱手:“禀皇上,臣也未知全貌,只略听说了一耳朵……”便把蒋府对外的说辞又跟至正帝说了一遍。</P>
至正帝不置可否,信或不信的,蒋项也管不了。族人的庶务,也摊不到他身上。</P>
现在皇上对蒋家有戒心,蒋氏一族除了他和长子旭阳,余的都未有一官半职,连他那得中探花的儿子还在坐冷板凳,还不许蒋氏一族做点生意了?</P>
这朝中上下,哪个家中没点生意?太子和秦王楚王手里捏的铺子就少了?</P>
别说与民争利的话,没有姓蒋的,也有姓沈的姓杨的姓顾的。</P>
回完话,蒋项垂手站在殿中,眉眼不动。至正帝看了他一眼,目光又转向手中的虎贴上。</P>
听说是暹罗那边的好药,谓之哪里不舒服贴哪里,他昨天让人给他后腰上贴了,立刻就觉得腰上位置不酸了也不痛了。出奇的好用。</P>
不用喝苦苦的药,也不用又擦又涂的,还担心赃污了衣裳,这药贴一贴,他就看出来了,这着实是个好东西。</P>
暹罗都这么先进发达了?</P>
若他国力强盛,举兵来犯呢?</P>
至正帝眼睛盯着虎贴的外壳,看着上面的暹罗字,跟大齐字迥然不同,瞧着也挺有趣的。</P>
“蒋爱卿,你说大齐这海禁是不是不该禁着?”</P>
这话蒋项如何敢应。</P>
早年间,大齐是开了海禁的,但沿海各府上报,说耕地都无人种了,都跑商去了。且海盗和倭寇行径猖獗,时常犯边,后来便禁了海。</P>
至于要不要开海禁,从前前朝前朝始就争论不休,有说要开,也多的是人反对,也没个定论。</P>
“皇上圣心明断,臣不敢妄言。”</P>
蒋项不敢妄言,可隔天的朝堂就分了两派,有说要开海的,有说要继续禁海的,两派各有各的道理。</P>
禁海的无非是怕海盗倭寇猖獗,滋扰沿海百姓。建议开海的,说不能闭关锁国,那海外的暹罗都发展成这样了,万一国力强盛,举兵来犯,咱们的小木舟是不是能战得过他们的战舰?</P>
到时送士兵上船没准还晕船呢,还战个屁。</P>
吵得不可开交。</P>
赵广渊属实没想到,他只是想赚几个银子,竟让朝廷议起开海还是继续禁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