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起的话,说的斩钉截铁。
桓王闻言,顿时精神一震。
战和之事,无论朝堂怎么争,以桓王爱贪小便宜,不肯自己吃一点亏的性格,一旦牵扯到定州和汝阳,那就是一根刺。
孙起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改变了主战的言辞策略。
今若能收复失地,毫无疑问,桓王是根本不可能拒绝的,马上又问“需如何谋划?”
孙起答道“给秦王借道珑山,使幽州战事,凉军捉襟见肘,无暇东顾,我军再突出奇兵,定能一战而胜!”
“好!”桓王听完,未做过多考虑“本王即以你为帅,负责攻取定州和汝阳!”
“微臣领命!”孙起喜形于色。
一众桓国大臣,见桓王决策已下,忍不住纷纷对视了一眼,想说什么,可已无法再劝了。
下朝之后,有人聚在一起,三三两两的往宫外走着。
“唉,又让他拿到兵权了啊……”
“是啊,照此下去,如何是好啊……”
桓国朝廷,有着众多的派系和党羽之争,为了己方政治团伙的主动权,他们很多时候,都不会考虑国家利益。
宣女王曾言桓王外不能治军,内不能理政,贪弊自私,庸而不厉。
桓国这边,在孙起的一再主战下,终于有了攻凉的动向。
得到桓王答应借道的答复后,秦使大喜,慌忙告辞,日夜兼程,返回了秦军大营。
十多天后。
此时的幽州战事还在持续,大大小小的交锋,打了不下五六次,双方互有折损,因薛武防线紧密的原因,秦军这边并没有讨得什么好[海棠书屋]处。
照此下去,战事非成胶着状态不可。
就在这时候,秦使回来了,向萧远汇报了桓国的情况。
后者听完,也当即召集众将,展开了一次紧急议兵。
中军大帐中,萧远令人重新换上了一副新的地图。
这张地图,不再仅是之前的幽州一带,而是包括了桓国。
稍稍看过之后,萧远侧身指着一处地方,说道“这里是珑山,桓国答应借道的地方,从地图上来看,应该是桓王经过一番考虑的,因为从这里进军,如果薛武不察,是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偷袭幽州后方的。”
见他说到这个,负责出使的文官连忙解释道“禀大王,此乃现任桓帅孙起之谏言。”
“哦?”萧远挑了挑眉“这个孙起,倒是为我们选了一处好地方啊,颇具战略眼光,他希望我们对凉国造成更大的军事压力,好以此轻取凉国东境,很好。”
赵牧则是说道“如果大王欲偷袭幽州后方,那在正面战场,我军主力,就必须佯攻幽州,使薛武无法分心,可这样一来,奇兵从哪里出?”
“薛武的注意力全在这边,如果我军分兵,动向不明,他是否会有所警觉?”
“这个建议很好,不得不谨慎小心。”萧远道“若出奇兵,从桓境攻幽州,只能调动宜阳一带的留守兵力。”
宜阳那里,萧远留有十万将士,为的是防止补给线被切。
而上官文若也马上说道“可是大王,宜阳若兵力不足的话,楚军一旦北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且现在,根据细作探报,蔡言游说列国已经成功,吴楚两军,开始频繁调动,接下来的战事,恐有多番阻力啊。”
“恩……”萧远沉吟了起来,宜阳的这个险,现在还不能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