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儒家的改变(1 / 2)

不光是百官觉得诧异。</P>

连上面的朱由检都愣了两秒很是疑惑。</P>

这是儒家?</P>

我去,这黄锦不会是被掉包了吧。</P>

按照他对这些腐儒的理解,此时不是应该让朕放了这些倭寇以彰显大国的仁慈。</P>

他都已经想好了,只要这黄锦敢说这话,直接就把他丢出去!</P>

结果现在,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P>

毕竟这法子听起来也没啥问题。</P>

苦役这东西若真做个十年八年那当真是比死了都难受。</P>

“陛下,臣认为可行。”</P>

“倒不是臣同情这些倭寇,主要是这免费劳力杀了确实可惜。”</P>

“就这六万人,保底换几条路出来肯定是没问题的。”</P>

“现在大明开销很大,能省就省点吧。”</P>

就在朱由检琢磨着要如何开口时,徐光启站了出来拱手说道。</P>

他可没有给儒家站台的意思,只是眼馋这六万劳力。</P>

当今陛下爱民如子,那些大明百姓参与修路的待遇可是杠杠的。</P>

不能饿着也不能累着,否则一旦被锦衣卫查到那就得掉脑袋。</P>

但这些倭寇不同啊,往死里用也没人敢说啥!</P>

“臣附议!”</P>

同样站出来的还有郭允厚。</P>

他也是听见省钱二字有些坐不住了。</P>

陛下口袋的那些钱他早就当成了户部的银子。</P>

能省就尽量省吧。</P>

现在的大明朝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P>

“嗯...”</P>

“你们的意思朕懂。”</P>

“但这些倭寇不杀朕实在难消怒火。”</P>

“哎...罢了。”</P>

“今日就先这样,容朕再好好想想。”</P>

朱由检见徐光启和郭允厚都站了出来,知道这事有些难办了。</P>

既如此,那就先暂议。</P>

等他去问问太祖的意见再说。</P>

若是太祖觉得该杀,那就算孔子从地里爬了出来也别想保住这些混账!</P>

等到散会,朱由检急冲冲去了偏殿。</P>

而在大门口,不少儒家官员则围在了黄锦旁边,神情很是纠结。</P>

“黄老,你这是为何?”</P>

“儒家以仁义为先,岂能提出这劳役之法。”</P>

“这不是和儒家思想背道而驰。”</P>

一名官员憋了半天最终没忍住开口说道。</P>

他原本以为黄锦站出来是要声讨陛下。</P>

结果搞半天就这?</P>

“背道而驰?”</P>

“你们也都这么想的?”</P>

黄锦听完皱着眉看向了其余人。</P>

见都不说话,顿时在心里暗骂一声。</P>

草!</P>

当真是一帮傻逼...</P>

“各位...”</P>

“我之前就说了,儒家想要存活就不能老去反驳皇权。”</P>

“朝堂上有法家那些杠精就够了,我们要做的是成为道德的枷锁。”</P>

“法家无情,兵家残暴。”</P>

“他们虽然都是辅佐帝王的好手但却过于极端,儒家要做的就是用仁这个字来限制他们的所作所为。”</P>

“包括帝王!”</P>

“话虽如此但你们也要记住,施仁也要分时候和方法。”</P>

“程朱理学已经是废纸,若是按照公羊学说老夫今日应该直接提议杀了然后挫骨扬灰才对。”</P>

“但若是这样我们儒家就无法和其他几家区分开来,所以老夫选择稍微缓和一些的办法。”</P>

“苦役怎么了?你就说有没有保住这些倭寇的脑袋吧。”</P>

“至于会不会被累死...与老夫何干?”</P>

“保住他们脑袋就不错了,你们还真想给这些倭寇开脱不成?”</P>

“都清醒些!我们儒家今后的仁只能是针对大明的百姓,而不是外族的那些蛮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