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一到夜晚,船上的灯笼便会照亮整座洢湖。</P>
刚找好落脚的客栈,大中午的孟知言就拽着陆天明往洢湖方向去。</P>
老杜在两人后面跟着,肩上搭着一包刚换的银票,面值从一两到一百两不等。</P>
出了洢阳县北大门,行不多久便有一处长亭。</P>
长亭口,有十几个壮汉在那里收门票。</P>
啪——!</P>
人刚走到,孟知言就拍了三张一两的银票在桌上。</P>
大汉们齐齐抬头,其中一人莫名其妙道:“你懂不懂规矩?”</P>
孟知言挠了挠头:“不是一人一两银子吗?”</P>
那大汉嘲讽道:“一两银子?一两银子是去年的规矩了,现在是这个数!”</P>
大汉伸出手掌,比了个五。</P>
“草,多大个事,搞得这么严肃,吓少爷我一跳。”</P>
孟知言撇了撇嘴,叭叭叭又拍了三张十两的在桌上:“不用找了,多出来的当赏钱。”</P>
那大汉拿着银票斟酌半天,见是真钱,立马挂上一副笑脸:“兄弟们,叫爷!”</P>
咚咚咚!</P>
大汉们齐齐站好:“爷,里边请!”</P>
陆天明在旁边看得直咂舌。</P>
姑娘还没见到呢,就花了三十三两真金白银。</P>
果然就像老杜说的一样。</P>
孟家的大少爷,在女人身上是真舍得花钱。</P>
穿过长亭,便是一条石板路。</P>
夹道的柳条迎风招展,像极了姑娘们招手。</P>
走到石板路尽头,豁然开朗。</P>
翠绿的湖水中央,一艘巨大的花船停在碧波中。</P>
船有三层,空间比闵昌在定平县开的百花楼还要大。</P>
湖边停着数十艘小舟,见有客人来,船家们殷勤献上笑容,争先恐后围住三人。</P>
孟知言随便挑了个看上去颇为稳妥的老头,三人便上了小舟。</P>
刚上小舟,船就开始颠簸。</P>
晃得孟知言一阵干呕。</P>
“老丈,你这技术也不行啊?”孟知言缓过来后不快道。</P>
那船家尴尬一笑:“被这位少爷看出来了,实不相瞒,刚转行。”</P>
“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孟知言闷声道。</P>
船家指了指湖中心的花船,惆怅道:“之前在上面帮姑娘们洗衣服,前几个月换了东家,管事的嫌我老,把他侄儿安排进去,就给我顶了下来。”</P>
“啧啧啧,这么好的活计,没点关系确实做不了。”孟知言叹道。</P>
“噗!”陆天明笑出声。</P>
孟家少爷这德行,让他想到了孤月城城墙下的瞎眼道长。</P>
在知道真相之前,瞎眼道长也跟这小子一样,脑袋里充满了美好的幻想。</P>
听闻笑声,孟知言尴尬的扯了扯嘴角,又不敢朝陆天明发火。</P>
只得转而看向老杜:“赏!”</P>
主仆二人默契无比。</P>
老杜直接从包袱里摸出十两的银票,递到了船家手里。</P>
陆天明顿时觉得刚才是自己在笑自己。</P>
这有钱人的脑子,真不是常人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