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听说年家的小女儿国色天香。”(1 / 2)

连福晋都惊诧地回首看了钱嬷嬷一眼。</P>

“打湖广来的?这倒是稀奇了,往年冬夏那里给四爷也就是写封请安条子,怎么这会儿子时候送了这样稀奇的绿菊来?”</P>

福晋自然也清楚一些外头的关系。</P>

当然,她作为四爷的嫡福晋,自然要清楚一些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不能交往,自然也不能做给四爷徒增烦恼的事情。</P>

“是哪位大臣送来的?”</P>

福晋又问。</P>

她倒是记得前两年湖广水患灾情的时候,万岁爷大刀阔斧地革清了湖广的吏治,也很清楚现下的湖广巡抚是万岁爷的人。</P>

钱嬷嬷动了动唇:“是眼下正暂理湖广总督一职的汉军镶白旗大臣,年遐龄。”</P>

说起这个名字福晋便想起来了。</P>

至于为什么是年遐龄暂理湖广总督的事务,那是因为原本的湖广总督郭琇进京陛见述职,于是便由年遐龄暂时署理总督印信及大小事务。</P>

而那郭琇要进京述职所要述说的事情,便与四爷有些关系。</P>

不过福晋却不知道这些,这会儿福晋只想到一桩别的。</P>

“年遐龄?听说他的儿子年羹尧很是能干。”</P>

福晋说这话是笑着的,只是却面露几分嘲讽。</P>

钱嬷嬷躬身:“福晋明鉴,想来便是为了那桩事来的。”</P>

一旁的玉如倒是听得云里雾里的,只有偷偷去看福晋的脸色。</P>

这会儿福晋心情好些,也愿意多说几句。</P>

“今年秋闱年遐龄的次子年羹尧参加顺天京闱高中第四十二名,只是却被落第的士子们联名上表,说及此次科场腐败,贿赂公行,其中就有年遐龄为子馈赠考官一万两。”</P>

福晋说到一万两时声音也不自觉拔高一些。</P>

钱嬷嬷在一旁补充了一句:“主副考官二人李蟠,姜宸英因此下狱。姜大人在狱中留书,服毒自尽。”</P>

福晋扯了扯嘴角,望向外头廊下的那两株翠绿如碧的绿菊:“能拿出这样稀罕名贵的绿菊,年遐龄能拿出一万两白银为他的儿子买高中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P>

玉如很轻地皱眉,心说若是真是如此,四爷那样清正地又怎么会收下年遐龄送来的绿菊呢?这也太蹊跷了一些,而且——</P>

玉如最后还是把心里的疑惑问出了声:“可是这些又和四爷有什么关系呢?”</P>

四爷虽说是贝勒爷,是万岁爷的第四子。</P>

可是上头有直郡王和太子爷,总不能年遐龄处处都送了这样珍贵的绿菊吧?再有就是,送皇子们这些似乎也不太合适,万岁爷最不喜皇子和大臣勾结。</P>

若是年遐龄真要给儿子年羹尧申辩,何不如找万岁爷身边的重臣说话呢?</P>

福晋也是才知道这事儿,她望向玉如,慢慢地笑了:“正是因为姜宸英在狱中留书,服毒自尽,万岁爷前几日才下了旨,要亲自带领皇子监考,举行重试。”</P>

带领皇子举行重试?</P>

玉如眨眨眼,很快明白福晋这话的意思,意思就是四爷是要监考的皇子之一。</P>

自万岁爷登基以来,向来重视满汉关系,科举更是为选拔人才之用,此事自然是要严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