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岗位(2 / 2)

“好的,王乡长,您先忙,十点我在大门口等您”。

王乡长离开水利站,孙宗远和水利站的两个人交流下,才知道一个叫做杨志武,27岁,是个部队伤残军人专业的,才来一年半,业务什么也不懂,家是本地人;另一个叫李振,是附近乡领导的孩子,18岁,临时工,初中毕业后就来到这里混日子打酱油。孙宗远也介绍了自己,希望三个人密切配合,共同奋斗等等。

九点五十分,孙宗远推着自行车就在政府门口等着王乡长,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里面有卷尺、笔记本,还有一个罐头瓶子装的开水。

十点五分,王乡长和孙宗远离开政府,来到乡小学门口,小学蒋校长、红花工作区张庆才和红花村支部书记李志堂也都等在这里了,相互介绍认识下后,王乡长对这几个人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工作,最近几年投资修缮了多处学校,更是解决了广大教师工资拖欠十个月的工资,但是,红花乡小学门口道路不能真正反映我们乡重视教育的成果,奔着教育为人民的思想,乡党委政府决定修建小学门前的这条道路,以后这条路就叫做育才路,修路工程就叫做育才路工程,今天我们来就是开个碰头会,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商量一下,大家一个一个发达言,孙技术员,你做下记录。”

村里、工作区里都相继发言,但都表态听党委的,不拉后腿等,水分太多,含金量严重不足。

“孙宗远,你来说说。”

王乡长点了孙宗远的名。

“好,我说下,不成熟的话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孙宗远先谦虚的说。

“我思考了下,学校是个民心工程,我们要建设成为一个标杆工程,示范道路,这个首先是理念的问题,所以,这条道路修多宽,多长、多平,用水泥还是砂石,两侧是否绿化,投资预算是多少,都需要我们先研究好,我们再组织道路设计,做出预算,然后如何组织施工,额,我初次接触红花乡的工作,不清楚党委政府的想法,说的不当的地方,各位请指教”。

孙宗远说话,眼光挨个看向每一个人,发现每一个人都有所思考,就低下头,拿着笔记本,准备接受别人的批评了,毕竟从学校出来,第一次接触到政府工作,虽然有前世的经验,但也装作心里没底的样子。

一分钟左右,王乡长说:

“到底是知识分子考虑问题全面,我们就天天想着修路,这些问题都还没考虑过,要不我们顺着要修的道路现场看看”。

大家就随着校长现场看了下道路,这条道路东西走向,西面到山脚下就分叉了,东面是到河岸,过河的是一座五米宽的石拱桥,河那边道路也分叉了,总长度有15公里,道路高低不平,中间有个小山包山包西面有个小山谷,还有两处民房坐落在道路中间部分,所谓的道路整体是破烂不堪,也不知道小学生们是怎么来上学的。

据说去年县委书记来红花小学视察,轿车行驶在这条道路上车都颠簸坏了,书记带着一肚子火回到县里,晚上开常委会就把红花乡上届书记给免职了,李建国书记才提拔到这里来的。

看完后,大家来到小学校长办公室里,王乡长说:

“孙宗远,我们刚才看到道路的实际情况了,我感觉这条道路建设迫在眉睫,修路方面你先提个建议,我们议议,然后做个方案,给领导汇报后上党委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