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很好,但是如何管理他们呢?”</P>
“这个简单,集团可以设立个小微企业部,专门抓他们管理,以我们配套生产为主,如果有富裕的生产能力也可以接集团外部的订单,我们按照配件略低于市场价格走账,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P>
“你估计我们集团里面有多少这样的工人会这样干?”</P>
孙宗远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也对提议的这个技术员也感兴趣。</P>
“我们集团估计会有十几个人会这样干的,不过我们原来三线厂子和地区机械厂里面也有不少各方面的技术工人,如果我们出台好政策,这些老技术工人虽然不能长时间一线生产,但是指导其他工人生产和管理几个人还是有能力的。我们按照这个明细发给他们看,让他们自己挑选擅长的领域,多人的可以合作在一起更有力量。”</P>
“老魏,你的意思呢?”</P>
“我也是让冯建国提的建议心动了,我感觉这样也可以,有一些接近的零件也可以合并在一起生产,我估计有五六十个小微作坊就可以生产出来,技术难度大的我们也可以再想办法解决。”</P>
“老冯,每个作坊投资会上多少?”孙宗远才知道这个人是叫冯建国。</P>
“一个作坊五六百平米就可以,有两三台设备就可以开工生产,设备都是普通的车床,投资不大,估计一个作坊一两万就可以,当然原材料没算进去。”</P>
可以啊,一共投资百来万,就可以固定好自己的零件配套,不仅保证了低价格的配件还增加了就业,可以办理。</P>
“思路很好,魏总和老冯你们在深入研究下怎么操作,集团公司会议上可以形成个方案,年前放假宣传出去,年后实施吧!”</P>
孙宗远说道。</P>
“对了,我有个亲戚问我要项目,他有五六万块钱,老冯你看有合适的给推荐一个,最好有这方面技术人才可以指导生产的。”</P>
“五六万块钱的话,可以生产大点的东西了。”冯建国看着房顶思考着。</P>
“要不生产pvc人造革,我们车里内衬必须要用的,我们厂一个同事退休四年的老爸以前是生产这个的,得买些设备,技术有人指导也不复杂,除了我们车配套用人造革之外,还可以做沙发、做皮包,市场前景还是不错的。”</P>
“我知道这个人,当时是生产pvc班组长,他还有一个很好的搭档,技术也很好,他的儿子也在我们这里工作的,我看可以把他们两个人都请来,一个做管理,一个做技术。”</P>
“行啊,这样父子就团聚了,不过这个小厂我不准备放在福山经开区,是放在福山南面三四公里的朱汪村,他们村想搞个企业的。”</P>
“也不远,两个老爷子骑着自行车一会就到了,干个三五年如果村子里还学不会,那就没办法了!”魏海峰说。</P>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冯建国就打来电话说是两个老头就到了集团公司了。</P>
孙宗远放下其他工作,急忙驱车来到朱汪村,带着李得来表舅到了集团公司,路上孙宗远把项目的情况给李得来作了介绍,李得来非常高兴。</P>
在小会议室里,冯建国、两个老头和李得来、孙宗远、徐瑞来了个碰头见面会。</P>
因为是孙宗远的亲戚的事,说起来就是家事,所以公司其他高层孙宗远没有让人过来,徐瑞也是作为孙宗远妻子的身份在这里表达对李得来的重视。</P>
两个老头各自有一个儿子坐在会议桌的第二排旁听。</P>
寒暄过后,孙宗远知道这两个老头一个是李师傅,一个是张师傅,两个人的几个儿子女儿都在福山这工作了,在三线山里两个人也没事闲的难受,一听说这招技术员,就急忙想法子赶过来了。</P>
孙宗远把李得来村里想建设厂子的情况给他们简短的说明了下。</P>
然后是两个老师傅说起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要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工人情况和厂房建设等等。</P>
孙宗远对重点的做了记录,李得来来的匆忙,什么也没有带,徐瑞就给找来笔记本、笔送给李得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