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刘领导:我正想和你说】(2 / 2)

不过操作系统这个课题我只是其中的参与者,没法起到决定作用。</P>

你要是另起炉灶,自己做,我是百分之百支持的。</P>

既然你现在提出来,我正好把之前考虑方案给你参谋参谋。</P>

不如这样吧,还是以联合实验室的名义研发操作系统。</P>

而且,我会安排一些技术骨干进入实验室,帮助你尽快将团队搭起来。”</P>

刘领导知道操作系统这块想要出成果,必须得另外组团队才行,因此十分支持他的想法。</P>

“那就太谢谢您了!”</P>

彭万华十分满意。</P>

这年头,国内的顶尖技术人才都在科学院手上呢。</P>

他即便自己做,要么挖人,要么去国外请。</P>

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P>

有刘领导的安排,人才的关键问题解决了,他才能继续推进操作系统的研发。</P>

按照之前的惯例,刘领导提供技术人才,他提供场地和相对丰厚工资。</P>

之所以这么安排,里面是遵循一定的规则和人性的。</P>

举个例子来说,这年头,进科学院的人才都是有编制的。</P>

你让人离职跟你干,人家不一定愿意。</P>

但按照前面那种安排,不离职跟着你做事,还能拿更高工资,还能解决科学院经费缺失的问题。</P>

堪称一箭三雕。</P>

“嗯,至于EdA和光刻机的项目,我只能说尽力去推动。</P>

EdA主要四机部微电子局的王旸元同志,还有你们京大电子系的徐主任那边在负责。</P>

我们科学院这边顶多算是四大核心参与者之一。”</P>

EdA的团队,主要四大核心机构,除了机电部微电子局和科学院计算机所之外,还有两家分别是京自所和沪城冶金所。</P>

还有十所高校,包括京城京大、华清等五家、沪城那两家、杭城大学和杭城电子大学以及哈工大。</P>

共同组成了EdA的国产化工程团队。</P>

相比于彭万华上辈子直到1986年才成立EdA团队,1990年才通过验收。</P>

这辈子,在他的努力下,拉着徐主任、倪洸南、刘领导,比上辈子早成立了三年。</P>

这意味着,EdA将极有可能在1987年就能通过验收,更快走向市场。</P>

这比国外三大主流EdA软件不说快几拍,起码没有慢一步,甚至半步都没有。</P>

“对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毕业就到我的团队里来。</P>

到时候我可以安排你对接这两个项目,你可以更大程度发挥你的能力。</P>

怎么样?”</P>

刘领导早就起了爱才之心,再次出言招揽道。</P>

“那以后就请领导多多指导我的工作了。”</P>

彭万华这次没有丝毫推辞,直接答应了。</P>

反正他来之前已经做出了决定,正好顺水推舟。</P>

“呃……这。”</P>

他答应的太干脆,把刘领导搞的有点不会了。</P>

刘领导原本还想着好事多磨,要多费一番力气才能说动。</P>

没想到这么快,只能愣了一下,然后把后面的话吞进了肚子里。</P>

随即欣喜若狂:“你这家伙,终于肯松口了!我还以为要再多费心思才能把你拉过来呢!</P>

行,那咱们就说好了!</P>

毕业了你就过来,哦不,没毕业你也可以过来。</P>

正好我可以把项目给你梳理一下,你毕业了就可以直接接手。</P>

天气冷了,来喝杯热茶,暖暖。”</P>

一边说着,刘领导一边兴奋地给他泡了杯茶,双手奉上,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