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397【五帝并存】(为企鹅大佬加更)(2 / 2)

王梓钧 1920 字 8个月前

双方交战三个小时,八十多艘大同水师战舰,击沉重庆战船二十多艘,还有十多艘被打得千疮百孔。

“王爷,打不得了,陆将军请求撤军!”

王祥大怒:“如何打不得?我军还有战舰三百艘,敌军战船不足一百艘。全部冲上去,贴近了接舷!”

王祥,家奴出身,是王应熊的仆人。

此时本该罢官在家的王应熊,由于赵瀚占领江南,崇祯大量启用西南和北方人士,王应熊被召去担任内阁大臣。先是被李自成打得半死,继而趁机出逃,如今被堵在山东无法归乡。

王应熊的仆人王祥,早在崇祯六年便做了参将,后来被调去镇守巴中。

由于盗贼蜂起,重庆府士绅大办团练,王祥趁机带兵过来,在王家的支持下迅速壮大。如今不但占领半个重庆府,而且把顺庆府(南充、广安等地)也拿下。

这货现在的身份,是大明定兴王。

并非自立为王,而是大明隆武皇帝册封的!

是的,四川冒出个大明隆武皇帝。一群川中军阀,突然不想打了,在大明遗臣和士绅的串联下,拥立蜀王朱至澍为隆武皇帝。

重庆的王祥,被封为定兴王;遵义的吴尚贤,被封为永兴王……一口气封了六个王爷、十一个侯爷。

打出大同旗帜的杨展,被一群王爷围在中间,此时已经彻底懵逼了。

若非黄幺、秦良玉及时出兵,杨展必定改旗易帜,先投靠大明隆武皇帝再说。

蜀王朱至澍,或者说大明隆武皇帝,虽然只是个傀儡,却名义上占据大半个四川。

王祥喊道:“再派使者,去成都向皇帝求援!他娘的,都是给大明打江山,凭啥老子一个人顶着?”

已经派出去三波求援使者,王祥心急如焚,又派去第四波。

重庆水师主将陆国舆更郁闷,他麾下三百多条战船,全他娘的是样子货。就连水兵,也多为船工,还有不少是朝天门码头的苦力。

跟正规水军打仗,还打个屁啊?

好不容易冲过去,贴近了几条敌船接舷,结果大同水兵一阵排枪,就吓得重庆水兵落荒而逃。

陆国舆是个儒商,秀才功名,家里跑长江运输的。他不想打仗,只想做生意!

可全家都在重庆城内,他不敢投降。

眼见自己的战船,一艘艘被击沉,又一艘艘被俘虏,陆国舆很想对着王祥大喊妈卖批。

交战到第四个小时,六十多艘重庆战船,被大同水师给当场俘虏。

陆国舆仗着船多,指挥水军去接舷。接着接着,就把自己给接崩了,大同水兵只要开枪,重庆水兵就瞬间溃散。大同水兵跳帮过来,重庆水兵集体趴在甲板上投降。

都是些船工和苦力,当兵不过一两年,而且饥一顿饱一顿,为啥要给当官的卖命?

由于害怕遭到炮击,许多重庆战船,主动贴上去被俘虏。看起来英勇无畏,其实一碰就降,到后来都懒得做样子了,大量战船指挥官选择投降。

陆国舆见势不妙,带领残余战舰主动撤退,在朝天门码头登岸退回城中,吓得连战船都不敢要了。

“你竟敢带兵临阵脱逃!”王祥大怒。

陆国舆吼道:“不跑等着全军覆没吗?对面皆为水师精锐,有火铳和火炮。我麾下只有一群船工和苦力,别说火铳火炮,就连弓箭都不多。王爷让我如何作战?”

王祥手按刀柄,犹豫片刻,最终说道:“你带兵一起守城!”

陆家是重庆大族,不但土地众多,而且生意也做得大,王祥还真不敢乱杀。

大同水师统领古剑山,这回亲自来四川作战,因为他是四川本地人。

水战大获全胜之后,古剑山笑道:“王先生请吧。”

王应熙是王应雄的胞弟,大同军攻克南京时,王应熙正在南京大牢里度假,如今已是翰林院文学馆的学士。

这货从朝天门码头拾级而上,站在城下大喊:“我是王应熙,快快开城投降!”

王祥顿时脸色剧变,千说万说,他只是王家的家奴。即便割据一方,也是借助王家势力,许多王家人还在他手下做官为将呢。

特别是金紫门那边,负责带兵守城的,正是王应熙的亲儿子。

王祥立即带兵奔往金紫门,半路悄悄传令。

来到金紫门之后,不由分说,便将王应熙的儿子砍死,城中也有军队杀向王家。

这货迅速召集士绅,恐吓道:“一旦城破,大同军就要没收你们乡下的田产,还要抄家杀人,把诸位在城中的产业也抢去。想要保住身家,就随我奋力守城,陛下(蜀王)定然派兵前来救援!”

王祥不可能投降,他跟杨展是死敌,也跟秦良玉多次发生矛盾。

而今,秦良玉和杨展都已经投靠赵瀚,他怕自己投降之后,会被杨展给设计弄死。

杨展确实勇猛,但有性格缺陷。他对喜欢的人极好,对不喜欢的人非常小心眼,甚至到了睚眦必报的程度。

樊一蘅此刻站在城楼上,他是王祥的军师,罢官之前担任宁夏巡抚。

在樊一蘅看来,成都的隆武皇帝就是个笑话,不如早早投了南京皇帝,还负隅顽抗个啥?

半夜,樊一蘅串联士绅放火献城,他早受不了王祥这个得势猖狂的家奴!

就在黄幺攻占重庆府时,云南天波府沐家,拥立岷王朱企丰(金字旁,铎的异体字)为帝。

这位岷王,是从湖南逃过去的。

云南山高路远,直到冬天,才知道崇祯上吊的消息。一群遗臣,撺掇着黔国公沐天波,迅速的在云南拥立岷王为“振武皇帝”。

此时此刻,中国五帝并存。

南京的大同皇帝赵瀚,北京的大清皇帝福临,陕西的大顺皇帝李自成,四川的大明隆武皇帝朱至澍,云南的大明振武皇帝朱企丰(金字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