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九章 积极进取的明月(2 / 2)

修真红楼梦 擒牛人 2090 字 10个月前

曹操自然组织了舆论反击。但他所作所为根本无法洗脱罪名。

这时期的名士们还是有风骨的,就算是为曹操是他们的主公,他们也不会昧着良心编造谎言洗白。

更何况许多事情都是明月邀请了的那些名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想洗白哪有那么容易。

其中的名士郑玄更是屠杀的亲历者。

做为东汉末年最出名的大儒,他正在徐州隐居。

出于道义,他也要把曹操所做的残暴事情公布出去。

郑玄做为开宗立派的大儒,弟子数千,其说出的话分量十足。

名士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从众。

一个名士说过,另外的名士大多也会应和,不会提出相反的意见。

这一波舆论引流,让庐江郡成为天下炽手可热之地。

前往庐江郡的百姓是络绎不绝。更有无数名士慕名前来。

吕明是来者不拒,百姓到来之后,就会立刻给提供土地、食物。

若是有些专长,则会被免予考验,安排进入到安乐城中。

对于那些来访的名士,吕明也是热情招待。

他专门在安乐城建造了一座招贤官,免费供名士居住。

又在安乐城专门开辟了一处学院,邀请那些名士进入学院中讲学。

大儒郑玄、名士司马微、大儒宋忠、名士庞德公、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等都来到了安乐城。

不仅仅只是大儒名士,这次还把华佗、张仲景两大当世名医给吸引过来。

毕竟安乐城对外宣传中,这里有神医安元生,擅长治疗一切疑难杂症。

同行相惜,他们两人是真来求教的。

至于普通百姓,庐江郡的几个入口处的人流就没有停止过。

无数普通百姓携老扶幼前往这里避难。

甚至连在长安的汉献帝,在听说了庐江郡的许多传闻后,都有意来这里见识一番。

当然了把持的朝廷李傕等人是坚决不许的,

不过还是给吕明加封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人称皖候。

庐江郡的风头只维持了一个月,就被另外一件大事压下去了。

那就是公孙瓒攻杀刘虞。

初平四年冬,刘虞率所部兵十万人,攻打与其同处幽州的公孙瓒。

刘虞与公孙瓒相恶已久,公孙瓒官拜奋武将军,本受幽州刺史刘虞管辖。

但公孙瓒恃其勇力,不服刘虞,屡屡违抗命令。

公孙瓒出兵攻打袁绍时,刘虞则绝其军粮,两人多次上疏朝廷攻击,成见日深,遂至刀兵相见。

刘虞不善战,攻公孙瓒所居蓟城不下。

公孙瓒选猛士数百人,因风纵火,向前猛冲。

刘军溃散,刘虞与其官属逃至居庸县。

公孙瓒围而攻之,三日城破,俘获刘虞及其妻子。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

公孙瓒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

公孙瓒还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

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是正宗的汉室宗亲,襄贲侯。

他被杀,标志着大诸侯们彻底不把汉室放在眼中。东汉朝廷的威严彻底丧失。

让那些大诸侯们的野心愈发的膨胀起来。

占据着六郡之地的孙策无疑也是天下间有数的大诸侯。

无论是他还是他的手下,在听闻了公孙瓒的所为后,不由自主的就升起了某些野心。

有些人就开始向孙策建议把安置在庐陵郡的那些家属们迁移到寿春。

以免以后双方交恶动手时,这些家属成为对方的筹码。

听闻这些人的建议后,孙策大怒,直言道:

“我与皖候永世盟友,切不可再提这等建议!”

作为天下有数的诸侯,一直把妻儿老少都放在别人的领地,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但孙策曾经和几个心腹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等人讨论过,要不要把家属从安乐城接出来的问题。

讨论的结果是维持眼前的关系。

其一是安乐城的安全性。

江东的这些将领们,没有人比孙策和周瑜更了解安乐城的强大。

在孙策和周瑜看来,吕明不是凡人,根本就不会对世俗的权利感兴趣。

他建立安乐城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乱世中为百姓开拓一块人间福地,庇护百姓的安全。

把妻儿老少放在那里,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在外征战,对内镇压不臣。

若是妻儿老少放在自己的地盘内,反而行事多了许多顾忌。

吕明今年其实已经催促过他们好几次,让他们把妻儿老小接走。

是他们不愿意,赖着不接而已。

安乐城离开容易,进去却难。

其二就是妻儿老小也不愿意。

在安乐城生活久了,根本无法适应外面的环境。

外面的生活太过于落后和破败了。

那些接回家属的将领们,后悔的要命。

他们的妻儿老小对于外界的生活,充满了抱怨。

行军打仗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妻儿老小们过上优越的生活。

可是就算是孙策如今贵为扬州刺史,手下披甲数万,位高权重。

实际上吃住比不上安乐城内的普通人,各种设施更是无法相比。

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手中的权利大些,手下听命的人多点。

可是这两点对于那些妇孺老幼根本比不上生活的便利舒适。

孙策的妻子张氏,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被接到了寿春,结果差点难产而死。

这在安乐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生下来的女儿体弱多病。

无奈和之下,没有出满月他就把妻儿又送了回去。

每次孙策在安乐城小住几天后,再回来需要用一倍的时间重新适应。

周瑜也是如此。他每年都会有一半的时间在安乐城居住。

其他有家属在安乐城的也大抵如此。

那些提建议的人,大抵都没有进过安乐城。

从来不是安乐城不放人,是他们不愿意搬出来。

孙策从来没有考虑过和吕明决裂。

他心中已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