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八章 乱中得利(2 / 2)

修真红楼梦 擒牛人 2075 字 10个月前

按吕明的话说,这种事情最终还是要看彼此的缘分。

缘分够,不用劝她们也会跟着。

缘分不够,劝了她们也未必跟随。

转眼间就到了建安四年,这一年袁绍和曹操、刘备、刘表、孙策他们在中原大地征战不休。

现在顶尖武将都已经三次觉醒,普通人和战马的体质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对于以前,现在战争的破坏力更大。

那些强大的武将完全可以一人屠城。

精锐强兵组成的战阵则更加的恐怖,可以把主将的实力提升几十倍,摧城毁寨更是等闲。

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破坏程度,比之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要可怕。

往往两军战罢,一个城市就变成了废墟。

受战争影响,庐江郡又涌入了无数逃难的百姓。

对于这些百姓,吕明是来者不拒。

只是如今他没有再建造造化之田,庐江三郡容纳的人口将要饱和。

无奈之下,吕明便只能用船把百姓向海外转运了一部分。

海外每个造化城分部人口都超过了二十万。

至于庐江三郡的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万。

要知道东汉末年的全国人口也不过才五千万而已。

吕明占据的这三郡之地,就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庐江三郡的主要人口自然都集中在了安乐城中,安乐城内的人口达到了千万。

过多的人口集中流入,带来了种种问题。

其中最可怕的事情是外来人口带来了瘟疫。

所谓瘟疫分为主要有疫、时行、时病、瘴、注、疠、伤寒等。

庐江郡这里传进来的瘟疫是伤寒。

内政厅开始采取种种措施驱除瘟疫。

首先是暂停了人员的密集流动,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是发放汤药。

然后是把军部内那些速成的军医派到了民间,进行各种医疗诊治。

幸亏这些年来,吕明一直提醒内阁要重视医疗人才培养。

庐江郡内的医生、药草数量充足。

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控制住了瘟疫的流行。

就算是如此,庐江郡因为疫病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了千人。

庐江郡积极救治都如此,更不要说其它地方了。

混战近一年的五路人马因为疫病原因,不得已不停罢战。

相对于袁绍,联军这边的顶级武将明显更多。

就算是有战阵抵消,袁绍还是落到了下风。

这次停战,对于袁绍算是好事。

袁绍撤军后,联军内部发生了矛盾。

汉献帝身边的车骑将军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密谋杀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董承等密谋诛杀曹操的事情泄露,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儿董贵人皆为曹操所杀。

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想再次逃往庐江郡。

不料曹操早有准备,在前往庐江郡的路上设下重重重兵堵截。刘备军队被打散。

关羽、张飞实力超凡,带领各自的部曲突围成功,逃到了庐江郡。

刘备则北向逃往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刘备曾举荐他为茂才,率领军队迎接刘备。

刘备随袁谭到平原,派人告诉袁。

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停留了一个多月,刘备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结于此。

曹操在动手攻击刘备之前,和孙策达成了秘密盟约。

把自己从弟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自己的三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

两者达成儿女亲家关系。

三次觉醒后的孙策虽野心膨胀,内心却是十分清醒的。

知道曹操这么做的目的。

可他若是不答应的话,他相信曹操盟约的对象就变成了刘备和刘表。

这一年的战斗下来,他和刘备都是元气大伤。

可曹操借着献帝的名义,获取了关中集团的支持。这一年越打实力越强。

自己这一年下来貌似取得了不少的地盘,但这些都是虚的。

打仗从来看的不是占领的地盘大小。

看的是兵力,看的是粮草后勤。

吕明的庐江郡只有三郡之地,曹操为什么不敢动心?

不是是吕明那里兵精粮足,他打不过!

自己和刘备打了一年了,都元气大伤,曹操想吞掉一个。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孙策假装中了计策,答应了曹操的联姻决议。

曹操以为是稳住了他,他又何尝不是为了稳住曹操。

这一年打下来,孙策快要破产了。

江东的青壮都抽调到了前线,农田无法耕种。

仓库中的粮草现在损失殆尽!

再加上瘟疫横行,为救灾又费不少资产从庐江郡购买药草。

辛苦发展四、五年,一朝变成穷光蛋。

统治需要经济支持,没有钱粮那些士兵凭什么跟着你打仗?

如果再打下去,江东就要暴乱了。

他无比后悔一年前参与到中原的战争中来。

那时候自己屯田几年,小有积蓄。领地内百姓富足稳定。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还要想办法自救吧!

说不得这次又要向庐江郡求助了!

不说孙策。

却说关羽、张飞回到庐江郡后,便求见吕明,恳求吕明出兵去救他们的大哥刘备。

吕明自然不会答应,不过却也告诉了他们刘备无恙的消息。

刘备、关羽、张飞的家眷都在安乐城。

在知道大哥无恙后,两人也就安心呆了下来。

关羽、张飞并没有在吕明这里出仕。而是作为自由人接些任务赚取贡献值养活家小及刘备的家人。

建安四年年底,孙策来到了安乐城中。

自从兴元二年正月离开,孙策已经整整五年没有来安乐城了。

与吕明会面后,两人各自发出了一番感慨。

五年的时间改变了许多,似乎又没有改变什么。

当夜,由赵云、诸葛亮、黄忠做陪,吕明宴请了孙策一行。

席间,孙策的兴致很高,饮至酣畅之处。借着酒意,孙策问吕明道:

“吕兄,你对这天下真的毫无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