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无奈之下只能答应。送上门的地盘吕明肯定要接受。
接受了荆州就可以和交州接壤了,到时候就可以把自己的领地和交趾的造化城分部连接在一起了。
占据了荆州之后,吕明便让内政厅加大了荆州开发倾斜力度。
就算是放开了私有经济之后,吕明的统治也是以官府为主导。
他治下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接收官府的任务赚取贡献值维持生活。
只有极少数人向官府购买了土地,自己经营种植。
内政厅鼓励个人开荒种田,甚至制定了免税五年的措施。
但响应者还是寥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安乐城粮价偏低,个人种田不赚钱。
领取官府任务自由自在,收入比种田高,且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自然没有人种田。
虽说官府任务中,不少也是种田。
但内政厅有着各种各样的先进装备,还有着拥有统领级别的将领们亲自参与。
那些统领们在使用出将星之力后,让人在劳作的时候没有疲累感,一天干的活比自己干要多几倍。
在官府组织的劳作中,普通人一天可以耕种十亩田,回家还不觉得累,根本不耽误第二天劳作。
自家种植,普通人一天耕种两亩,就累的起不来床。
更不要说官府的田地管理水平远比个人高。
个人种一亩田,就算是好年景,一年也不过才三百斤。
官府种一亩田,一年轻松收获千斤。这效率根本没法比。
没办法,内政厅只能将所有的荒地都开垦成了官田。
现在就算是不用造化之田,一年收获的粮食也足够整个领地吃两年的时间。
百姓对于种田没有兴趣,但对于养殖的兴趣还是很大的。
随着体质的不断增强,百姓对于肉蛋营养的需求也在增大。
大型兽栏的产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领地内所有人的需求。
除了安乐城之外,其余地方的百姓家中基本都会饲养样几样牲畜。
既能满足个人的需求,还可以卖掉换取一些贡献值。
那些头脑灵活,又有着技术的百姓,甚至向官府申请开办了专门的养殖场。
许多人靠着养殖,都赚到了大钱。
这个市场如此巨大,不仅仅是百姓看到了。
安乐城内的许多隐居的士族也发现了,纷纷加入到开设养殖的行列。
一系列的产业链条开始自发的出现。
内政厅做的就是适度引导,保证不会出现违法乱纪的事情,其余的不会做过多的干预。
外界打的战火燎天,吕明治下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三郡之地,短短两年的时间扩展到如今的十几个郡。
这些郡都要从零开始发展,其间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不要说安乐城内隐居的那些士族,就连在北方征战的刘备、在江东休养生息的孙策都看到了这些机会。
纷纷派遣出了得力的谋士,加入了这场瓜分贡献值的饕餮盛宴中去。
孙策手下的周瑜、鲁肃、张昭、张纮几乎是常驻安乐城,更不要说早就被送过来的孙权。
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商业组织,想法设法的从荆州大开发中获取利益。
这些年安乐城内的高端市场内的消费价格稳步上涨。
毕竟两场大战,让军部、内政厅的人获得了海量的贡献值。
如此多的贡献值的涌入,首先推高的就是安乐城的高端消费。
不赚钱的话,他们家小在这里根本就进入不了高端圈子。
刘备、关羽、张飞等人虽说在大战中收获不菲,但打仗就是个无底洞。
粮草、军备哪一样不需要花钱。
更不要说家小的开支。现在不仅是他们几个人的家小,而是团队骨干的家小都迁移到了安乐城中。
这么多人的吃喝花费,每天都不是笔小数目。
按照刘备的想法,让所有的未成年都去上免费的平民学堂,每天都去领取安乐城的福利餐,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却没料到他的这个提议遭受到了对他言听计从的关羽、张飞的集体反对。
不同于刘备对家小的绝情。
关羽、张飞对家人可是有着浓厚的感情。
特别是对孩子,他们培养起来是不遗余力。
关羽有三子一女,关平、关兴、关索,女儿关凤。
长子关平实际只是义子。这些年关羽跟着刘备到处流浪,根本没有娶亲的心思。
建安元年,在安乐城稳定下来之后,才娶了跟在身边的一个侍女夏氏为妻。
夏氏连续生了三个孩子。
关羽如今已经年近四十,在这个时代算是绝对的大龄了。
对于这三个孩子,关羽可谓是疼爱至极。
看得几乎比生命还重要,一切都要给与最好的。
自不会做出那种丢人的事情来。
张飞也是如此,他的两子两女也是在安乐城定居后才出生的。
对于自家的四个孩子,也是从小娇生惯养,舍不得受半点苦。
不像是刘备,对于自家的两女根本就是不闻不问,根本没有半分感情在。
在刘备有了这个提议之后,关羽和张飞不再把自己的贡献值全拿出来投入到刘备的事业中去。
而是都转入了各自的家人名下。
这样就算是以后战死,也可以给家人一定的生活保障。
不但如此,在两人受刘备委托回来购买粮草军备的时候,还会从军费中克扣一些,转给家人们。
他们现在虽然愿意跟着刘备一起去奋斗,但心中对于未来争霸却没半分信心。
有吕明这座大山在,强如袁绍、曹操都要败北。更不要说是他们。
关羽、张飞现在奋斗的动力就是能够获得打下足够大的势力,等回到安乐城的时候,可以借此获得更高的身份和地位。
对于贪污军费,两人心中没有半分不好意思,在原本就是他们应得的。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就到了建安十三年。
六年的时间,袁谭、袁尚的势力被灭,北方已经变成了曹、刘争霸的局面。
建安十三年六月,朝廷撤除三公的职位,重新设置丞相、御史大夫。任命曹操为丞相。
献帝当初曾经封赏过吕明为大司马。
虽说吕明婉拒,但献帝一直没有收回来。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也没有敢收回吕明的大司马称号
东汉建立初期,东汉官制基本沿袭了西汉末年的官制,大司马为三公之首,掌管军事。
曹操去掉三公职位,唯恐激怒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