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建在后山的山脚下,二十来间大小不一的简陋房子错落有致。</P>
四周的围墙是用石头泥土砌起来的,上面开了几个大窗户用于通风。</P>
王剪带着马周和程处默站在半山腰上,指着山下冒着烟火的铁匠铺,给他们介绍起来。</P>
“程兄,马兄,下面就是我们马家庄的20个铁匠铺,共计有100名工人。”</P>
打井队伍的急剧壮大,所需要的打井工具和滑轮与日俱增,王剪不得已只能多建铁匠铺。</P>
马周看着山下较为密集的铁匠铺,仿佛置身于长安城的某些作坊。</P>
他赞叹道“甚是壮观。”</P>
“走,我们下去看看。”王剪带头沿着丈余宽的山路走下去。</P>
马周半倚着一个铁匠铺的门口,看着里面的工人在一个老者的指挥下,井然有序地敲打铁具。</P>
里面的火炉燃烧着熊熊烈火,单站在门口都能感受到里面传来的热浪。</P>
打铁汉子大声吆喝声和铁器的敲打声交融在一起,空气中无数无形的五线谱交织成美妙的乐曲。</P>
马周看到一个汉子做完手头的工序,马上递交到下一个人手上。</P>
每个人只是负责其中一道工序,看起动作明显很熟练。</P>
看了好一会,马周才走回王剪身前,抱拳说道“王兄,大恩不言谢,我这个井底蛙又学会了分工合作之法,效率可谓大大提高。”</P>
王剪负手而立,朝着马周和善地笑着点头。</P>
这正是王剪想展示给马周看的,没想到他一眼就看了出来,不需要他做过多的解释。</P>
而一旁的程处默则一头雾水,他走到门口往铁匠铺里边认真地看了几眼,啥也没看出来。</P>
于是摸着疑惑的后脑勺,疑惑地一个人小声嘀咕。</P>
“都看出啥名堂出来?我怎么啥也看不懂?”</P>
程处默一脸懵逼地看着王剪他们,又回头看了几眼铁匠铺。</P>
很平常的铁匠铺啊!这马周又看出什么奇妙的东西?</P>
参观完铁匠铺,王剪继续带着他们俩人参观木匠铺。</P>
木匠铺里比较安静,里面的工人跟铁匠铺的工人一样,都是流水线作业。</P>
而且他们的操作相较于铁匠铺,更加的规范。</P>
马周没有多说,默默地朝着王剪点了点头,看其表情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P>
聪明人看到现象直透本质,一下子摸清了操作的原理,以后做别的活都可以用上此法。</P>
只有程处默懵懵地跟着他们,铜铃大眼走马观花一般四处张望。</P>
最后,王剪又带他们去看了菜地以及养殖场。</P>
参观的路上,马周一直感叹。</P>
“马家庄的革新之法太厉害了。”</P>
策马回县里的时候,马周和程处默都是沉默不语。</P>
马周在惊叹马家庄大大小小的革新之法。</P>
而程处默则因为啥也看不出来,有些郁闷。</P>
他甚至在怀疑自身家族的基因,是不是脑子都不那么聪慧。</P>
还有一个原因,父亲程咬金天天揍他,把他的脑子都给打坏了。</P>
怀疑了片刻人生,程处默心里又有些遗憾。</P>
再过两个时辰就可以蹭一顿晚餐。</P>
只是马周急着赶回县里为明天的上任做准备,还需要他的从中协助。</P>
程处默只能一步三回头,不舍地离开。</P>
王剪把马周他们送走以后,一个人安静地呆在房间里。</P>
打井的计划有了新的大变动,发展的策略和各方面的规划都要重新调整。</P>
创业就是这样,他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一天一变或者一天多变。</P>
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够迎来生存和发展。</P>
晚饭结束后,薛仁贵带着几个孔武有力的村民策马赶到马家庄。</P>
现在马家庄的食堂还未扩建好,桌椅板凳等都还在加紧时间赶工。</P>
修村那边只能临时开一个露天食堂,等马家庄这边的食堂做好再过来一起吃饭。</P>
每天晚上,薛仁贵都会把修村打井队员的日钱结清,然后把剩余的钱拿到马家庄。</P>
薛仁贵翻身下马,双手提着满满的两麻袋银子走进打井工程队的办公室。</P>
房间里,王剪和韩雪莲几人已经烧好茶等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