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秉烛夜谈(2 / 2)

一旁的偏将皱着眉头,低声责怪两个托大的侍卫。</P>

要是把如此上等的宣纸弄脏了,那得损失多少钱?</P>

把他们卖了都赔不起。</P>

最后四个人一起去提,这才憋红着脸吃力地提到马车里。</P>

“不愧是杀突厥如杀鸡的王二蛋,好一身神力。”</P>

李承乾欣赏地看着表情轻松的王二蛋,又夸赞起来。</P>

不愧是被父皇惦记的马家庄,果然卧虎藏龙。</P>

房玄龄则和王剪交流番薯的去向问题。</P>

王剪提议把大部分的番薯留在马家庄,先带一些样品回去呈给陛下看。</P>

因为目前只有他会储藏番薯,如果都带回长安,番薯保管的不好,极大可能会坏掉。</P>

房玄龄心里也是这个想法,和发愣中的李承乾说了一下,这事便这样定了下来。</P>

晚上,李承乾和房玄龄留在马家庄过夜。</P>

带来的上千甲士也在马家庄扎营。</P>

整个下午,马家庄的食堂都忙得不可开交。</P>

五千人多人的晚宴,需要的食材大大增加。</P>

猪羊不够,王剪直接掏钱,买!</P>

这天足足杀了二十来头猪羊,还杀了一匹驽马。</P>

单是烧饭的锅,都起了上百个。</P>

为了让李承乾和房玄龄更了解番薯,王剪还拿挖断的番薯做了几个不同的菜式。</P>

水煮番薯、烤番薯、番薯糖水、拔丝番薯...</P>

李承乾和房玄龄一样样品尝起来,边吃边赞赏地点起头来。</P>

“王大哥,没想到番薯这等神物不仅产量高,而且还有如此多的吃法,你太了不起了!”</P>

房玄龄嘴里咀嚼着番薯,细细品尝感受“这番薯甜糯爽口,可单吃也可当一道菜,简直妙不可言。”</P>

除了用美食招待,在王剪的安排下,晚宴的过程中还组织表演十来个节目。</P>

欢歌载舞庆祝番薯这等神物出世。</P>

无论是独唱新曲的女子,还是薛仁贵四人合唱《精忠报国》,亦或者是幺蛋等一群孩子歌唱《千字文》...</P>

一个个李承乾和房玄龄没见过的精彩节目,轮番出场。</P>

李承乾一直在拍手叫好,显得尤为兴奋。</P>

“王大哥,孤实在想不到,马家庄竟如此丰富多彩。”</P>

“百姓能歌善舞,忠君爱国,孩童都在上私塾学习,将来必有所建树。”</P>

李承乾每点评一样精彩的东西,便要轻拍王剪的手臂一下。</P>

当前大唐,除了父皇和少数大臣能让他钦佩,现在多了王剪这一号人。</P>

月挂枝头上,转眼已夜深。</P>

马家庄制造局的接待室。</P>

烛火通透的房间里,王剪,李承乾和房玄龄三人围炉而坐。</P>

几根大蜡烛已经燃了一大半,红色的蜡油一滴滴掉到地上,形成厚厚的一层蜡泥。</P>

显然他们三人已经聊了很长一段时间。</P>

房玄龄身穿便服,喝着温酒,目光如长者一般看着王剪。</P>

“王小兄弟,你在格物一道颇具天赋,我想着让你去工部锻炼。”</P>

“初入朝廷,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便会如鱼得水。”</P>

“慢慢锤炼一些时日,以后陛下会逐渐给你加些担子。”</P>

房玄龄说完后,看了一眼李承乾,接着对王剪说道。</P>

“陛下觉得你去工部有些惜才,有意让你进东宫辅助太子!”</P>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