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剪的子孙后代就可以凭借爵位的封地,世代过着地主的生活。</P>
太极殿。</P>
李世民也不拖沓,由他亲自开口,直接宣布赏赐。</P>
“王剪革新印刷工艺,利国利民,当为头功,授予龙门县县公爵位,食邑2500户,从二品。”</P>
“再赏赐绫罗绸缎千匹,金银千贯!”</P>
哗啦~</P>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P>
这就被赏赐为开国县公的爵位了?</P>
而且还赏赐了龙门县作为封地。</P>
这是陛下对王剪多大的恩宠啊!</P>
王剪表情不变,站出来领赏赐:“臣王剪,谢陛下隆恩!”</P>
他以前是从三品的开国县侯,现在升为开国县公,算是升了一级的爵位。</P>
没什么可骄傲的。</P>
如果王剪心里的这个真实想法,被朝臣知道后,铁定会被一口一个唾沫淹死。</P>
大唐成立这么久,获得爵位的人,除了那帮皇亲国戚,也就少数具有从龙之功的重臣。</P>
王剪作为一个草根,从无到有,仅用大半年时间就升到开国县公。</P>
封爵的速度和升官的速度都有得一拼。</P>
两侧文武大臣,全都羡慕地看着接受领赏的王剪,不少人心里也生出巴结的想法。。</P>
王剪今年才18岁,就凭借自己的能力爬到这个高位。</P>
他们实在不敢想象再给王剪三五年时间,能走到哪一步。</P>
李世民满脸笑意地看着退回原位的王剪,他接着封赏道。</P>
“给事中马周,任职贞观研究院院长,对活字印刷术的问世有功,赏赐绫罗绸缎百匹,金银百贯!。”</P>
马周脸色一喜,连忙站出来领赏:“臣谢陛下隆恩!”</P>
马周心里很清楚,他这次只是跟在王剪身后喝点汤,这点功劳不足以让他往上升官。</P>
而且能获得如此多的财物,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外。</P>
紧接着,王德代替李世民对35名工匠进行封赏。</P>
表现突出的人,譬如吴松子和老魏头等5人,每人获得绫罗绸缎10匹,金银50贯的赏赐。</P>
剩余的30人,每人也获得30贯的赏赐。</P>
这可是一笔巨款,在中等地段的坊市,足够他们全款买下一间大宅院。</P>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把王剪、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魏征和虞世南叫去了甘露殿。</P>
甘露殿首座位置。</P>
李世民看着两侧智囊团,脸含笑意说道。</P>
“这次叫你们过来,是商议决定活字印刷术怎么用的问题。”</P>
“简而言之,就是图书的印刷,以后由哪个部门专门负责!”</P>
当前大唐因为没有专门的印刷方法,书籍基本都是靠手抄为主。</P>
因此并没有专门写书的机构,只要识字,人人都可以写书。</P>
现在有了活字印刷术,就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必须由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图书的印刷。</P>
秘书监虞世南,作为掌管大唐藏书的人,他率先发言。</P>
“陛下,秘书省负责书籍录入和收藏,图书印刷不如交给我们秘书省负责?”</P>
尚书右仆射李靖笑着反驳道:“这么说我们尚书省岂不是更加符合?”</P>
“吏部负责科举考试,工部有大帮的能工巧匠。”</P>
两人各执一词,都有各自的道理。</P>
李世民把目光放到王剪身上:“王爱卿,活字印刷术由你创造,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