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老李的魄力(1 / 2)

说完以后,李世民看向王剪的眼神,充满了赞赏。</P>

如果换做以前,两帮大臣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不争吵个十天半个月,根本讨论不出一个结果。</P>

而且王爱卿好像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一样,每次都能读懂他内心的想法。</P>

李世民接着说道:“既然决定出征,大家说说这仗该怎么打?”</P>

说完以后,李世民回到自己的椅子上坐下,等这帮文臣武将的良策。</P>

除了王剪和魏征以外,其余文武大臣纷纷围在侯君集带来的那种行军图前。</P>

开始七嘴八舌交换起各自的意见。</P>

魏征看了一眼低头喝茶的陛下,摇了摇头,随即叹了一口气。</P>

接着他转身朝王剪走过去,并坐在他的身旁。</P>

魏征不解地问道:“王剪,你为何执着于要攻伐吐谷浑?”</P>

王剪耐心解释说道:“魏侍中,其实我们大唐现在的国力并不算弱,相较于其他国家,强盛太多。”</P>

“我们在休养生息的时候,这些国家同样在休养生息。”</P>

“而且近些年他们频频派遣使者前来大唐,学习我们的先进技术和文化。”</P>

“如果放任他们发展,他们的技术和文化就会和大唐越来越接近,这才是养虎为患啊!”</P>

现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学习多少大唐的技术和文化。</P>

可过不了多少年,吐蕃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会火速崛起。</P>

瞬间成为大唐的超级对手。</P>

高句丽和薛延陀等也是一样。</P>

听到王剪的这番话,魏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P>

“原来你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想着打下吐谷浑!”</P>

魏征这时候才发现,原来王剪的眼光,并不拘泥于当前。</P>

而是从长远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P>

王剪接着说道:“魏侍中,其实你们担心的问题,也不是不可能出现。”</P>

“可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强国可能会联合起来,一起对我们动手而畏手畏脚。”</P>

“既然有这个担心,我们就应该在制定全盘的作战计划时,把这种问题都考虑进去。”</P>

“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P>

任何事情,只要有人想反对,总能想到各种理由。</P>

甚至浮夸地说,找袁天罡这样的神棍算算卦。</P>

就说今年不宜动兵戈,不然会影响国运。</P>

也是一个很合理的借口。</P>

“王爱卿说得好啊!”</P>

李世民不知何时来到他们二人的跟前,并轻声叫好。</P>

听到王剪的这一番话,他更加坚定出征吐谷浑的信念。</P>

“陛下。”</P>

王剪和魏征连忙站起来,向李世民问好。</P>

李世民朝他们摆了摆手说道:“两位爱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吧。”</P>

说完他直接坐到王剪的另一侧。</P>

李世民看了一眼讨论激烈的众人,随后转过头微笑着问道:“王爱卿,你认为征伐吐谷浑,需要派遣多少军士?”</P>

王剪思考片刻说道:“五万精骑兵足矣,兵员太多对后勤来说,反而是累赘。”</P>

李世民脸色一动,疑惑问道:“为何只要五万精骑?没有步卒,如何守住打下的城?”</P>

虽然吐谷浑的兵员和战斗力比不过东突厥,可再怎么说也是有十八万士卒。</P>

而且如果他们再临时征调百姓入伍,兵员的数量瞬间可以达到四十多万。</P>

因为吐谷浑这个半游牧民族,基本人人都能骑马,而且也能提着兵刃征战。</P>

王剪接着说道:“陛下,吐谷浑除了高原就是大漠,且山路崎岖,运粮艰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