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看向王剪的眼神,充满了厌恶。</P>
“还以为是清廉的官吏,没想到也是个以权谋私的佞臣!”</P>
“谁说不是呢?亏我以前还那么看好他!”</P>
“御史台又不是他一人的,怎么可以如此专权独断!”</P>
一大帮官吏对着王剪指指点点,无数交织在一起的议论声中,找不出两句好话。</P>
杨师道状告完以后,黄门侍郎韦挺拿着一张宣纸走了出来。</P>
“启禀陛下,臣有本启奏!”</P>
“昨日王御史大夫以权谋私,选了一大波被淘汰的人后,不少前来面试的士子心里都觉得很愤慨。”</P>
“他们写了一封惩罚王剪的万民书,而且全都要求严惩王御史大夫!”</P>
韦挺说完话以后,直接把手中的万民书高举。</P>
内侍从韦挺手中接过万民书,随后交到李世民的手上。</P>
看着这帮士子写的万民书,李世民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P>
这一份万民书,虽然不是真的万民来签名,但是也有将近两百人。</P>
就在这时候,长孙无忌也跳了出来,他高声说道。</P>
“启禀陛下,王剪如此以权谋私,臣认为他不适合担任御史大夫一职!”</P>
“御史台作为监察百官的部门,如果连主官都带头不遵守唐律,他又如何能带领御史台的人,去公平公正地监督其他人?”</P>
看到杨师道、韦挺和长孙无忌等人,要把他往死路上逼,王剪的嘴角也露出一抹冷笑。</P>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竟然还装的成一个十足的受害者。</P>
王剪接着朗声解释道:“回禀陛下,臣之所以筛选掉一批人,再把落选的人选在身上也是事出有因。”</P>
“经过几轮招募和筛选,到最后剩余721人符合要求。”</P>
“这721人,有620人是朝中大臣和世家之人举荐过来的,剩余101人则是寒门子弟。”</P>
“而这620个关系户,有35个是长孙无忌的族人,有22个是杨师道的族人、有29个是韦挺的族人,有43个是卢承庆的族人...”</P>
这...</P>
听到王剪爆出来的新的隐秘事件,这帮人纷纷调转目光,看向杨师道、韦挺和长孙无忌等人。</P>
“好家伙!原来是贼喊抓贼!”</P>
“原来王御史大夫淘汰的,都是他们的族人,怪不得恼羞成怒要状告王御史大夫!”</P>
“真相如此简单,老夫先前怎么没想到呢?”</P>
“我就说王御史大夫不是乱来的人!”</P>
这帮朝臣前一秒还把王剪骂的狗血淋头,下一秒瞬间改变了自己的态度。</P>
不得不说,这帮官吏见风使舵的能力,十分强悍。</P>
首位上,李世民的脸色闪过一丝欣慰,随即脸色也黑了下来。</P>
他眯着双眼,在长孙无忌、杨师道、韦挺和卢承庆等人的身上划过,一股无形的帝王之气朝他们压过去。</P>
感受到李世民散发出的杀意,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快吓尿了。</P>
他们连忙站出来,为自己出声辩解道。</P>
“启禀陛下,臣等听闻御史台需要大量的人手,刚好家中有饱读诗书,刚正不阿的族人,于是就让他们去御史台面试。”</P>
“如果他们的才能还行,能被选中自然最好,落选了也是他们的才能不足。”</P>
“在正规的面试中,他们经过层层筛选淘汰,最终被御史台录用。”</P>
“我们虽然举荐族人不合礼数,但是他们都是凭借个人能耐被录用的!”</P>
听到这帮臣子的话,李世民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P>
因为他们说的也在理。</P>
当前大唐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是宦官之后和世家子弟,寒门子弟极少,而贫困的普通百姓就更加凤毛麟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