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每日都让人紧盯着唐军的大营。</P>
当唐军大营中那面龙纛突然动起来后,张寻第一时间便得知并赶到了北门。</P>
看着龙纛向北离去,张寻身旁的一众将校官吏纷纷露出了他们自被包围后的第一个笑容。</P>
唯独张寻盯着那面渐渐缩小的龙纛一言不发。</P>
“唐军龙纛往北去,就说明援军已经到了!刺史为何仍旧愁眉不展?”</P>
一名守将看到了张寻的表情,连忙问道。</P>
张寻指着显然同样也在准备拔营的唐军说道:“北唐皇帝自从来到后,唐军便一次也没有正经攻城,就这么在城外枯坐了整整九日,如今就这么退走了,这不合常理!”</P>
“快,取舆图来!”</P>
很快,舆图就被亲兵送来,张寻也顾不得是否危险,便在北门城头开始查看舆图。</P>
他盯着梅州舆图看了许久后说道:“等唐军退走后,立刻派出斥候尾随唐军,看看唐军到底要做什么!”</P>
听到张寻要派斥候,北门守将苦着脸说道:“刺史,此前城中所有合适的战马都已经交给塘马用来突围送信了,城中哪里来的战马!”</P>
张寻却说道:“唐军数万之众,行进不会那么快,派腿脚利索的去,告诉他们,发现唐军动向我有重赏!”</P>
入夜后,梅州城下的左路军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拔营向北而去。</P>
因为白天时唐军并未遮掩自己即将撤围,因此梅州城中的斥候也在当晚用竹筐放出城,悄悄跟了上去。</P>
夜晚的梅州城外官道上漆黑一片,没有打起火把的唐军摸黑在官道上行进,虽然无光,但是动静却一点不小。</P>
官道一侧的林中,一名身材矮小的南陈斥候正一动不动地盯着人影绰绰地官道。</P>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P>
他就是其中之一。</P>
只有二十岁的陈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猎户,但是却常年待在梅州的深山老林中打猎,因此对山林极为熟悉,此次在梅州城中兜售毛皮被征募守城后,他虽然侥幸没有死,可是与自己一同来的同乡却也死了个七七八八。</P>
为了给同乡凑够下葬的钱,他便做了这份旁人看起来十死无生的活计。</P>
凭借着对山林的熟悉和打猎时练就的一手追踪的本事,他很快就抄小道先一步在去往含山郡的官道上等候。</P>
看着唐军从自己面前经过,他在观察的同时,心中也开始琢磨起如何给自己的同乡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P>
这一刹那的失神后,他连忙将这些念头甩到脑后,此刻的他还处在危险之中,要想,也要等唐军走远后。</P>
可他正准备换个位置时,一柄闪烁着寒光的横刀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P>
刀光闪过,一名胡子拉碴的唐军斥候站起身对一旁的同袍说道:“第三个了,帮老子记一下!”</P>
“尸体怎么处理?”</P>
“就扔在这里好了,反正校尉没有说隐蔽行踪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