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奔赴辽东
赵率教,一位出身于河北蓟阳的明末将领,他的家族早在高祖父赵升之时便迁居靖虏卫,世代担任指挥佥事。万历十九年(1591年),赵率教凭借优异的武艺考中武进士,由此步入仕途,初任甘州都司。其后,他凭借战功连连晋升,先后担任过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等职。然而,官场风云变幻,赵率教亦未能幸免,因遭人弹劾而一度被罢官。
正当赵率教陷入人生低谷之时,努尔哈赤起兵,辽东局势骤然紧张。明廷在危急时刻,颁布诏令,动员所有被罢官但仍保留家丁的将领,带兵赴辽东前线立功赎罪。这一政策为赵率教提供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于是,他率领军士跟随叔祖赵梦麟一同奔赴辽东战场,决心在战火中洗刷耻辱,重振雄风。
在辽东前线,赵率教的军事才能得到了经略袁应泰的赏识。袁应泰,时任辽东最高军事长官,面对后金(清前身)的步步紧逼,急需能征惯战的将领。赵率教被袁应泰提拔为副总兵,负责掌管中军,这一任命足以显示他在辽东战局中的重要性。赵率教也不负所望,他以出色的指挥能力和勇猛的作战风格,迅速在军中树立了威信,成为了袁应泰倚重的心腹大将。
然而,天启元年(1621年),一场巨大的危机降临。辽阳,这座辽东重镇,被后金军猛烈攻击,最终失守。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役中,赵率教的表现引发了争议。据记载,当辽阳即将陷落之时,赵率教未能坚守阵地,而是选择了撤退,这一举动被视作临阵脱逃,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尽管侥幸免于死罪,但这次事件无疑成为了赵率教军事生涯中的一个污点。
二、收复前屯
天启二年(1622年),辽东局势再度恶化,后金军势如破竹,连下广宁等关外四十余城,巡抚王化贞无力抵抗,下令全线撤退,将辽西防线彻底放弃。在这片焦土之上,赵率教看到了重建的希望。他主动请缨,向经略王在晋提出收复前屯卫城的计划,仅带领三十八名家丁,踏上了艰难的征程。
前屯卫城,此时已被蒙古兵占据,赵率教深知敌我悬殊,故未贸然进攻,而是谨慎前行至中前所驻扎。同年,游击鲁之甲受枢辅孙承宗之命,成功解救并安置六千名难民于前屯,驱逐蒙古人至郊外,为赵率教的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赵率教随即进驻前屯卫城,着手组织难民,编练新军,修缮城墙,加强防御,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军政基础。
不久,孙承宗派遣陈练率领川、湖士兵前来支援,前屯卫城的防御体系得以进一步强化。赵率教利用收编的五六万流民,选拔青壮充实军伍,剩余人口则分配耕牛、种子,推行屯田制,亲力亲为,甚至劳作至手脚生茧。孙承宗巡视至此,对赵率教的勤勉与成效深感欣慰,不仅给予高度评价,还将自己的座车相赠,以示褒奖。
然而,赵率教并非一帆风顺。蒙古首领虎墩兔部下抽扣儿屡次作乱,赵率教果断出手,斩杀数人,却也因此卷入与招抚佥事万有孚的纷争。万有孚借机向总督王象乾揭露赵率教过去的败绩,王象乾上报兵部尚书董汉儒,意图严惩。关键时刻,孙承宗挺身而出,致信董汉儒为其求情,赵率教才免于一死。
在孙承宗的统一部署下,辽东防线被划分为五部,赵率教与副将孙谏共同负责前、后部的防守,每部配置一万五千兵马。赵率教仍驻守前屯,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赢得了士兵的尊敬与信任。
天启四年(1624年)九月,孙承宗奏报赵率教的功勋,朝廷予以嘉奖,晋升为都督佥事,加衔总兵。然而好景不长,天启五年(1625年)冬,孙承宗调离,由高第接任,一系列人事调整随之而来。赵率教审时度势,对新任上司高第恭敬有加,获得了对方的信任与重用,继续在辽东前线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