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王辅臣:乱世枭雄的传奇一生(2 / 2)

康熙十二年(1673年),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吴三桂开始积极联络各地将领,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吴三桂派遣使者汪士荣给王辅臣送去书信,邀请他出任总管大将军,加入反清行列。此时,康熙帝已经任命王辅臣和张勇共同统领陕西军务,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叛乱。

王辅臣没有事先通知张勇,而是私下里将汪士荣和吴三桂的招降书交给了康熙帝。康熙帝见到信件后十分高兴,下令将汪士荣处以极刑,并且为了表彰王辅臣的忠诚,封其子王吉贞为太仆卿。然而,张勇在此之前军功高于王辅臣,这次事件导致二人之间产生了嫌隙。

随着局势的发展,四川提督郑蛟麟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公开叛乱。为此,康熙帝派遣重臣莫洛出京担任大学士,全权处理陕西军务。莫洛是鳌拜一党的成员,康熙帝赋予他调动山西和陕西兵马的权力。王辅臣之前与莫洛有过矛盾,而莫洛与张勇关系良好,这使得莫洛一开始就对王辅臣持有偏见,并在军务上处处为难他。

到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由于粮饷和马匹的分配不公,王辅臣的副将邵苓芝感到极度不满,带领部队冲击了八旗军营,导致莫洛在混乱中中箭身亡。关于莫洛之死,《八旗通志·莫洛传》中记载,是王辅臣亲自指挥军队攻击莫洛军营。而萧一山的《清代通史》也采用了同样的说法。不过,这些记载的具体细节和真实性仍有待考证。

莫洛死后,其部队被王辅臣合并。随后,王辅臣派遣使者携带书信前往吴三桂处,表示愿意跟随反清。紧接着,王辅臣率领部队北返,到达沔县时,得知洞鄂率领满营骑兵前来。考虑到自己的兵力不足,难以对抗,王辅臣与总兵蔡元、副将白光勇等人率部进入陇右地区。洞鄂得知莫洛死亡的消息后,不清楚具体情况,也不敢轻易开战,于是率领部队返回西安。

六、占据平凉

王辅臣在占据平凉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决断力。他率部自沔县出发,经略阳,进入陇南地区。在这一路上,阶州、徽县及其下属的成县、文县等地方相继依附于他。随着部队北进至秦州,知州巴山刚也归附了王辅臣。基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王辅臣决定以平凉为根据地,这里位于陕甘要冲,北可控制宁夏,南可连接巴蜀,东可抵御清军。

王辅臣率部抵达平凉后,平凉游击李师膺打开城门迎接王辅臣及其部队。不久,庆阳和平凉各州也归附于他。此时,吴三桂已经封王辅臣为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并提供饷银二十万两的支持。此外,他还命令王屏藩和吴之茂率部北进,援助王辅臣攻取整个陇右地区。

到了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王辅臣派遣部将白光勇攻克清水县,秦州知州巴山刚率领秦州守军攻克巩昌。随后,陇西地区的其他府、州、县,包括伏羌、宁远等地也被王辅臣攻占。

面对王辅臣的反叛,康熙帝派遣王辅臣之子王吉贞回平凉,向王辅臣传达朝廷既往不咎的信息,希望他能迷途知返。然而,王辅臣并未立即接受这一提议,反而继续扩张势力,先后攻破兰州等地,使得陕甘地区陷入危急状态。清军方面,豫亲王多铎之子董额在进攻平凉时未能取得进展,攻城八个月也未能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帝正式任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兵前往陕西平叛。图海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抵达平凉。面对平凉坚固的防御,图海采取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他强调仁义之师应先招降后攻打,并表示要保护城中百姓的生命安全。这一做法触动了城中军民的心弦,很多人自发地走出城外投降,人心开始动摇。

随着平凉城内粮草耗尽,守军不得不杀马为食,人心惶惶。图海利用地形优势占据城北的高地,使用红衣大炮对城内进行轰炸,进一步削弱了守军的斗志。鉴于图海曾经对王辅臣有提携之恩,图海利用这一点,反复传达康熙帝既往不咎的政策,最终说服了王辅臣再次投降。

康熙帝宽宥了王辅臣的罪行,并恢复了他的官职,任命他为平凉提督,同时还加封他为太子太保。

七、畏罪自尽

在经历了多次叛乱与归顺之后,王辅臣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康熙帝命令他与图海一起镇守汉中,但王辅臣内心始终不安,甚至一度试图自杀。康熙帝得知后,特别严令图海必须看护好王辅臣,以防意外发生。

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王辅臣的行为变得异常起来。一天,他无故殴打了自己新娶的妻子,并将她赶出家门。之后连续几天,他不再过问任何军务,而是整日与部属痛饮高歌。在一个饮酒正酣的夜晚,王辅臣突然将酒杯摔在地上,对着众人说道:“多年来,你们跟着我东奔西走,历经风雨,我深感愧疚,未能给你们更多的回报。今天,我要与大家做最后的诀别,请大家畅饮至醉,醒来后各自寻找出路,从此我们可能再也见不到面了。将来,请不要再提起曾在我麾下效力,以免受到牵连。”

说完这番话,王辅臣将自己的家财分发给了部属们。酒醒之后,他发现部属们都已含泪离去,只剩下一名亲兵留在帐下。王辅臣看着这名亲兵,感慨万分:“我分发家财时,忘记了给你留一份。你为我服务多年,至今没有家室。以后谁会照顾你呢?这个银碗重达数斤,你拿去安家吧!”说完,他递给亲兵一只银碗。

到了夜晚,王辅臣对这名亲兵说:“如果我死于兵械之下,必然会以畏罪自杀的理由牵连图海。为了避免图海受累,我希望你能用桑皮纸喷上酒,一层层蒙住我的口鼻,这样我就能无声无息地死去,没有任何痕迹。你明天上报时,就说我在路途中突然病逝。”当晚,王辅臣饮毒酒自尽。

康熙帝得知王辅臣去世的消息后,沉默许久。最终,康熙帝没有追究王辅臣的家人和部属的责任,只是将王辅臣之子王吉贞革职。这一决定反映了康熙帝对王辅臣过往贡献的认可以及对其家人的宽容。

结语

王辅臣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转折,他是那个时代复杂多变局势下的一个典型代表。无论是作为起义军领袖、清朝将领还是叛军首领,王辅臣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中国明末清初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