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梁家(2 / 2)

梁安若的哥哥梁安民,在父母感情出现分歧的时候,已经长大了,梁先生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资质不错,要求儿子一定要好好念书。对于念书这一点,大家都没有异议,可念着念着,赵氏就觉得这念书的方向不对。不读圣人的四书五经,怎么还去学洋人的东西,难不成跟他父亲一样,都是些数典忘祖的东西吗?</P>

当年母子俩吵了一顿,于是梁安民就跑去外地读书,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来几封书信报报平安。赵氏觉得自己最伤心的就是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养大了,而这个白眼狼最后向着他父亲。因为在赵氏看来,儿子在学什么洋人的东西,以后肯定跟他父亲一模一样的,都是一些忘恩负义的。</P>

去年过年的时候好不容易回来,母子几人打算好好聚一聚,这几年过去了,赵氏思念儿子的心情到达了极点。梁安民还带了自己的同学,当时赵氏还觉得那小伙不错,既是儿子的同学,闺女长大了几岁之后还可以许配给人家。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这一次回来,是回家避难的。</P>

赵氏现在才从自家兄长那里知道,她的这个好儿子呀,到底在外面读书,还是在外面造反呀?与这些不清不白的人有联系,偏偏连累了自家,放在以前那可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P>

一想到这里,赵氏就忍不住的生气,她就想让儿子读几年书回来,打理打理田地铺子,再娶一房好人家的姑娘,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怎么就这么难呢?</P>

这里面的纷纷扰扰,梁安若不知道该怎么说,一张开嘴又想说的话也咽了回去,还是先把那药喝了吧。哇,这谁开的药!也就喝这么一会儿,赶紧好了吧。</P>

“娘,咳咳,你还是发电报问问哥哥怎么样了吧?我怕…”</P>

“怕?现在才知道怕!早干什么去了?”赵氏胡乱的抹了一把眼泪,“你舅舅给你哥的学校发了电报了,到现在还没消息。就说当年不应该让你哥哥出去读书,还有当年就应该听我的,再把你的脚给裹上,出门一趟还落了水,不知多少人看了去!”</P>

说到这里,赵氏心里更加的后悔,当年听了那个陈世美的话,让儿子去外面读书,还没有给女儿裹脚。</P>

现在,自家闺女还有谁敢娶?更别说了,还有一个类似于造反的哥哥,这以后孤儿寡母的日子该怎么过?她的命怎么就这么的苦啊?</P>

梁安若还能说什么呢?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问题,都觉得有自己的苦衷,孰是孰非早就说不清道不明了,梁安若也觉得有些头疼,她终于明白什么叫被裹挟着往前走。现在,她是一丝头绪都没有,更别说还要去找景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