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庄跟梁安若同朱尔点爵士签订了一个合约,与德的合约到期之后,他们卖出去的货物都是按照,战争之前的“成本价”所兜售的。而且也说过,对德宣战必须是以国家的形式,否则担心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不承认。</P>
这一点,梁安若跟景庄是据理力争,连朱尔典也觉得他们的这个要求是符合常理的。因为他也发现德意志私底下跟不少的华夏军阀有所联络,如果真的是以一个地区的方式进行宣战的话,很有可能华夏会陷入内战,而抽不出人来,因为燕京可以同英法联盟,其他的人也可以同德奥联盟。</P>
有的人表态是非常暧昧的,他已经从白宫那边得到准确的消息,那就是势必要将华夏拉入他们的阵营。现在华夏最大的势力和华夏最正统的势力都是认可自己这边的,那么,他们对华夏的政策就一定要改变。绝对不能功亏一篑,将华夏推入德军的阵营。</P>
虽然他并不知道在背后有搞鬼的人是谁。其中就有梁先生的身影,他有不少的途径了解这些人想要什么,或者是他们的性格是如何,只要利用他们的本身的想法或者是性格,轻轻一推动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当然,这种事情只能用一次,用多了,人家就察觉出来了,毕竟能够主宰一方的人,可都不是能够让人小觑的。所以梁先生才会问景庄跟梁安若把不把稳,不把稳就这么算计的话,有可能会掉沟里去!</P>
这才有了梁安若跟景庄他们两个所说,这是顺天而为。</P>
朱尔典跟康德也经过商谈之后,一致决定,还是一个统一的华夏,会有更具有统调性,在明面上,华夏是统一的整体,可以在对德宣战不会有过多的内耗。至于他们私底下怎么斗?朱尔典觉得暂且可以不管,最起码让帝国要从战争的泥沼中迅速的脱身才行。他已经知道,在凡尔登战役里面损失了多少人了,而这还不是结束。</P>
白宫那边也给他发消息,让他尽量推动华夏的一统,最起码华夏统一之后,有了统一的政府迅速的抽调兵力,可以支援欧战。除此之外,对于朱尔典跟景庄夫妇签下的合约,白宫也表示特别的满意,在一定程度上解了帝国的燃眉之急。</P>
其实若不是为了拖延住这群人,梁安若才不舍将这么些利润让给他们呢?只能在心里安慰,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自己只是少挣一点,仅此而已。</P>
不过这几份合同可要藏好了,梁安若觉得如果被众人知道,那两面三刀,说的就是他们夫妻二人了。武器和物资可不是只给协约国的同盟国,也有运输的途径,自然还是俄国的那一条线路。真的在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同时代的美日两国,可以通过一战迅速的崛起,也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就喜欢挑起战争,他们不是喜欢打仗的这种感觉,而是喜欢在打仗的时候敛财。</P>
不过支付的手段除了英镑和黄金之外,其他的就连法郎,梁安若都是不收的,至于德军那边既然没有合适的金钱来支付,那就用机器吧!至于欠款,呵呵,梁安若才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呢,机器最起码有用,那些欠款等到战争之后可都是废纸了。</P>
不过除了进账之外,梁安若还有更多的收获,那些千里迢迢为了躲避战争的洋人,来到燕京之后发挥的作用,才让梁安若觉得,今天果然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高知识分子传播的自然就是知识,而接收的全都是华夏的学生,他们学了更广更深奥的知识之后,反馈来的自然就是新一轮的产品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