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攻城1(2 / 2)

大家都知道阳西城的重要性,也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乔伟洋派人安插重兵在此。</P>

商议的人过来得很快,都知道今天要讨论重要的事情,人来齐了之后,就有专门的人在外面把守。</P>

相对于其他军队都实现老将,在这里清一色坐着的都是较为年轻的人,平均年龄在三十岁,就像乔伟洋所说的,都是一群毛头小子,可就是这一群毛头小子,充做主力军打得乔伟洋怀疑人生。</P>

当然,也有上一次收编的其他将领,只不过他们更倾向于打配合,或者是佯战。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也想看看景家调教出来的这一支新兵,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威力,看看他们投靠的这一个人是不是合适的。</P>

所以,景庄和杨子任等人都知道这一仗,有不少人要看他们的笑话,自然也有不少人期待他们是真的能有所成就。在座的几人其实都是凭借着不想认输的这一口气,还有完备的装备撑了下来。</P>

而现在面临着易守难攻,明显是难啃骨头的阳西城,这种方法肯定是要变一变了。到现在,杨子任才算是真正发挥自己军事上的能力,连景庄在心里也在暗想,这种东西真的就是,凭天而定,没有那就是没有。</P>

除了年龄,还有军备武器这方面能完胜,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秩序和规则。</P>

时下很多将领喜欢打主力,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赢了以后,说话都要比同等的兄弟单位要硬气很多,抢战利品抢功劳这一些更不用多说,而如果一直是在打辅助或者是阳战的军队,那他们的威信力就会不断的在下降。</P>

可是在杨子任现在锻炼下的新军,并没有这种问题,因为从一开始,杨子任就给他们输入一个观点,大家本身就是一个集体,不管是赢了还是输了,那都是一份子。更别说是打主力战还是辅助战。主力战赢的功勋章里面自然也有辅助人员的功劳,否则没有他们作为辅助,拖住这些人,难道主力军能够快速的取胜吗?赢的有经验,难道输的就没有经验和教训可学吗?</P>

这种观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新军迅速的成为一个共进退的积极团体。这也让杨子任后来在接触更多的将领的时候,就无比的庆幸自己当时带领的是一支新军。如果一开始自己带着这些老兵痞子,或许他们能把自己给掀翻了。</P>

当然,杨子任没有接受过非常系统的军事教育,有些时候有缺点和漏洞,那是肯定的,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其他人的风采来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景庄也发现杨子任的学习速度是极快的。而且还有那一些收编来的其他的老将,三言两语就能让杨子任有了新的感悟。</P>

再加上在战场上的真正磨练,现在的杨子任制定的计划,可真的就是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