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同意条件(2 / 2)

所以,在华夏热烈庆祝1917年到来的时候,康德跟朱尔典再次发生了争执。</P>

对于康德来说,不就是损失掉华夏西南地区的特权和利益吗?难道这比他的国家还要重要吗?华夏人那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法兰西不存在了,那法兰西在海外的这些殖民地算什么呢?</P>

尤其是看到朱尔典老神在在的时候,心里真的是问候他们家从上到下的所有女性了。</P>

看到康德几乎要跳脚,迫使他答应华夏人的要求的时候,朱尔典其实内心叹了一口气,他昨天晚上已经接到了白宫传回来的消息,这就是可以放弃大英帝国在华夏的一些特定利益,以谋求华夏人参战。</P>

原因就是这群华夏人竟跟只会做生意的美利坚勾搭串通。虽然威尔逊总统主要的思想是孤立主义,即不想参加到这些战争上去,但是不代表他对战争没有更多的看法。说白了就是利益至上,而他们在华夏人身上看到了英法,为了让华夏参战而不付出代价。</P>

他们也是在思索的,不付出点代价,就让他们出兵,想什么呢?所以游说美方官员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因为孤立主义而碰壁,根本就是没有让他们看到了投资战争的好处,通俗一点就是英法这些国家不想分好处。</P>

只是一个华夏,朱尔典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坚持坚持,但是他们的砝码加上了一个美利坚,这就退后一步了。</P>

而这也是景庄很早之前跟詹姆斯谈过的,想从战争中获取更广的利益,可碍于英法不想给他们付出这一部分的报酬。当时詹姆斯还觉得景庄是在说笑话,这怎么可能呢?詹姆斯当时还将这个事情作为笑话,讲给他的朋友们去听,也传到了一些资本家大佬的耳朵。要知道美方很多官员后面站着的都是这些人,他们妥妥的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有一点点的风险,他们也不会去参加,毕竟他们现在不参加战争,就已经获得很高的利润了。</P>

更别说看到英法为了一点利益来回扯皮的时候,他们的天平偏向了孤立主义的砝码再次加重。</P>

公历1917年刚到来,一个非常好的消息,那就是英法终于松口了,对于签订的一些不平等条约进行纠正,包括赔款、割地、租地、领事裁判权、提供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等等一系列不平等不友好的规定,并且承认华夏的主权。</P>

他们能这么顺利的答应,其实也是包藏祸心的,自然就是要解决自家的燃眉之急,还想要战争,将华夏最精锐的部队也给拖垮,就像凡尔登战役里面法军是一样的。况且他们心里存着的就是卷土重来,将权利跟利益暂时的归还给华夏,等待他们恢复元气之后,以新的名目再次瓜分华夏的这块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