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来了位新专家(2 / 2)

她大概记得好像是在80年代,有什么协议,反正就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损伤了他狗儿子的利益,这才有日本失落的30年这种说法,现在可以好好的梳理一下。</P>

现在华夏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很多的日用家电都是日本货,毕竟华夏现在很多的东西都造不出来,那只能进口别人家的了,一对比下来,虽然大家对小日子感官都不是很好,但是架不住他们家的东西便宜呀。</P>

刘专家肚子里还真的是有点东西,他打算用浅显易懂的话,让大家立马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先让大家感兴趣,再引出那些不太好能理解的政策。</P>

“简单来说,就是那个时期整体的人口素质非常高,物价水平又很低,也就是说出现了一大批聪明且又廉价的劳动力,又赶上当时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以才有了世界工厂。”</P>

作为一个乐天派,刘专家觉得华夏也马上要迎来这样的时期,这一下子就带动了整个班级的气氛,就连王明强这种对市场经济有消极看法的人,也不由得幻想了起来。</P>

倒只有梁安若的思维发散了出去,刚才简单的提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让日本在冲击之下实现了生产导向的转型,危机危机,有危,那也有转机。可是大洋彼岸,它的美国daddy可能就不是很开心了。</P>

现在的美国用了比较激进的经济手段,虽说已经稳住了因为石油危机让其陷入的高通胀,但也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副作用,除了经济衰退和货币升值之外,还有一个让它很不开心的问题,就是这个逆子竟然跟daddy之间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因为,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一股脑的涌入了美国市场,那美国人民就会选择便宜且省油的日本汽车。那么,美国的资本家会开心吗?</P>

在他们看来,小钱钱都被这个一手扶植起来的逆子给挣了!</P>

所以,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日本成功转型,而美国深陷泥潭,那么日本的美国daddy会饶了它吗?</P>

梁安若再次圈了一下自己一开始在本子上写的80年代中期的协议二字。</P>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美国为了拯救自己,美日之间的贸易战已经开始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个时候就得看政府的手段了。到时候协议一达成,日元迅速的飙升,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那一年几乎是翻倍了。也就是说购买日本产品在那一年贵了一倍,导致了日本许多产品失去了美国的顾客,对于日本这种出口大国来说,短期冲击力是很大的,肯定会陷入经济衰退。所谓的经济奇迹,几乎就属于停滞的过程。</P>

可这对于梁安若有什么影响呢?梁安若只感叹现在手里没有一批的日元,就好比她手上的这一堆日元,只能换十美元,但是等到那一年,几乎就可以换到19美元多近20美元。到时候再拿到黑市上面,她跟景庄就能赚好多少小钱钱。现在的人民币虽然值钱,但是华夏是非常非常缺外汇的,别看现在美元跟黄金脱钩,可在黑市里面,它还是非常吃香的。</P>

诶,等等,这里面或许有可操作的地方,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