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本来是不想说话的梁安若(2 / 2)

就在这个时候,刘专家拍了拍手,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回归到自己的座位上,“好啦,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接下来学另一个国家,或许也会给我们有不一样的启发,那就是这离我们更近的韩国。”</P>

刘专家讲课的时候其实是进行删减的,他只讲他认为是可以用的,就比如汉江奇迹其实是靠着“两个支柱,一个推动力”,但是他着重去讲了那一个推动力,也就是外资,这跟现在情情况非常相似,现在他们国家不就是在引进外资吗?所以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面(1961至1979年)从每日两国全面吸收引进的投资、技术和生产模式,都成为它经济腾飞的助推器。</P>

所以刘专家也觉得他们现在也可以复制这一条路,甚至着重在技术两字上划重点,他也知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只不过梁安若觉得有点悬,因为这些国家是不愿意让华夏实现真正的腾飞的,至于引进的技术,那都是他们十几年前淘汰的,并不是新的技术,用他们的话来说,华夏原先借助的是苏联老大哥的技术,跟他们不匹配,所以要进行全面的学习。</P>

打算用这样的借口让华夏用的永远都是他们淘汰的技术,而且敢现在还属于技术封锁的时候,不对,什么时候技术封锁没有存在呢?正是因为从后世知道现在这些国家丑恶的嘴脸,所以梁安若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其他的国家有任何的好感。</P>

至于不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梁两若知道自己说出来的任何话,在现在人的耳里,那就是骇人听闻,她不想做特立独行的那一个,所以就闭嘴呗。</P>

有的时候她不想就不会遇到,每个人挨个说,正好点到了梁安若的名字,看着旁边的李蝶坐下兴冲冲的朝自己眨眼,梁安若心里就叹了一口气,她还在想怎么说才能让这话更加委婉一点呢?现实真的不给她一点当锯嘴葫芦的机会,成吧,这是你让我开口的。</P>

刘专家也注意到了这个学生从来都不发表任何言论,不知道在以前的课堂上是不是这样,但是他非常好奇。坐在这里的人,如果真的是那种凑数的,早就在名单上显现出来了,而梁安若原先的成绩都是优异的,怎么可能是什么都不懂的呢?</P>

梁安若再次抬头,看着黑板上的问题,上面写的是引进外国技术。“老师,我不发表言论,只是我不太能理解一件事情,您说学习其他国家那样引进先进的技术是吗?”</P>

刘专家不明白梁安若为什么会反问自己,不过他也点点头,这就是他今天所说的主要内容呀,难道这个学习优异的学生没有在听自己讲什么吗?</P>

“那么请老师解释一下,巴统为什么现在还会存在?这种带有强烈的冷战色彩的时候才会取消。我说的不是单纯的取消巴统,而是类似巴统这样的协议,因为就算它取消了,后期还会有这样的组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