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三次赋税(2 / 2)

可惜,姜红豆也无法劝他,只得把钱交上,沉重的叹了口气,离开了。</P>

在这么下去,这天下怕是就要大乱了。</P>

他们身在这个时代,逃也逃不了,也无处可逃,不认命又有什么办法?</P>

这次赋税过后,村子里的人挖野菜挖的更狠了。</P>

但可惜,野菜成长速度都快跟不上他们挖的速度了。</P>

可见大家是已经被逼到了什么地步?</P>

姜红豆这边收入也开始减少了,每天收的野菜不过三百斤出头,还是附近众多村子加起来的数量。</P>

现在黑面价格再次因为赋税上涨,涨到了12文一斤,白面的价格更是夸张,直接到了60文一斤。</P>

这是真不想他们活了呀。</P>

姜红豆之前改的是六斤换一斤黑面,现在不得已变成了七斤换一斤了。</P>

现在还来换的人也不多了,毕竟用七斤换一斤黑面,还不如留下自己吃呢。</P>

至少晒干了之后,冬天还能当蔬菜吃。</P>

姜红豆也不强求,也不降价,她一降价,估计众人会觉得她身后的掌柜的是个傻瓜,更会起疑了。</P>

好在这会乱七八糟的都有了,什么菱角,鸡头米了,山上的野果子了,反正有,姜红豆就收。</P>

菱角这东西煮熟了也是可以充饥的,淀粉不少,出产量也不低。</P>

一斤菱角最少出九成菱角米,比换成黑面差不多了多少。</P>

反正已经这个时候了,啥不能吃,只要是吃的,就能进嘴。</P>

菱角这东西商城收购是10文一斤,在镇子上卖能贵点,毕竟它能充饥。</P>

但也就和之前的黑面一个价格,3文一斤。</P>

姜红豆就两斤换一斤黑面。</P>

这个大家换的少,换的多的还是鸡头米。</P>

这玩意很难搞,不容易取米,产量还低。</P>

一斤才能出六两米。</P>

一到了季节,附近的水域里就布满了这玩意,一茬接一茬,数量多到泛滥了。</P>

市面上要售卖的鸡头米很便宜,1文一斤,剥好的才3文一斤。</P>

毕竟这东西压秤的很。</P>

商城收购的分为两种,剥好的和没剥好的。</P>

没剥收购价在20文一斤,剥好的在50文一斤。</P>

这东西和菱角一样,都能充饥,就是出产量低了一点。</P>

按照外面售卖的价格,是4斤才能换一斤黑面,姜红豆是剥好的两斤换一斤。</P>

没剥好的4斤换一斤。</P>

大家一合计,那还是剥好了的划算,附近十几个村子的人,持着各种捞网,冲向了水域。</P>

又兴起了一阵子的捞菱角和鸡头米的热潮。</P>

姜红豆家门口每天大排长龙,姜红豆和三个小家伙是忙不过来了。</P>

只好把姜父姜母还有姜红枫叫回来帮忙,当然也不是白帮忙,每人每天给50文工钱。</P>

她总不能给的比姜红枫出去赚的还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