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这些浅薄的了解,再结合上辈子自己接受的教育,嬴成蟜挠破头皮才终于草拟出了一套办学思路。
与魏缭商讨琢磨了半个多月后,终于形成了现在这套以嬴成蟜思想为中心思想、有大秦特色的中高级将领进修院校教学条例。
可把嬴成蟜给累坏了!
嬴成蟜现在就等着嬴政夸他呢。
嬴政直接发问“王弟这军校,与天下书院皆不同也!”
“寡人观此册,得知王弟以旬日为一轮,将每日应教之课尽数定下。”
“且每日夫子皆不同。”
“这岂不会令得弟子学业受阻乎?”
当下的教育方式大多还维持着师徒传承制。
虽然每个人一生可以拥有多名夫子,但在同一时间内,每个人都只能追随一名夫子学习。
且夫子对于弟子的教育有着完全掌控权,夫子说教什么就教什么,夫子说要让此人退学此人就得退学。
无论是在拥有众多夫子的学宫之内还是在大秦,都是如此。
但嬴成蟜却让一名弟子同时去追随多名夫子学习,更规定了每一名夫子每日需要教什么。
这完全打破了现有的教习方式,也极大剥夺了夫子的教育权利。
嬴政不免心忧。
不同夫子的教育方法不同,教育理念也不相同
如此频繁更换夫子,能教出好弟子吗?
没被夸,嬴成蟜的声音也变得严肃了几分“书院学宫乃是有教无类,教书育人。”
“但我大秦军校却是招收中高爵之将。”
“能在我大秦得享中高级爵位之将,哪个不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这些悍将何曾需要军校教其做人之道?”
“我大秦军校仅需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官员。”
“管束之法自然不同。”
“至于每日夫子皆不同,则是因每位将领所长皆不同也。”
嬴成蟜压低声音道“且,这是军中!”
“军中焉能令得将士如父子?”
军中要那么真挚的师生情做甚?
只留袍泽情便是!
要知道,能在军校中学习的可都不是大头兵。
毕业之后就是手握军权的一方悍将!
若是每一位教习都能拥有一群本领过硬、手握军权、忠心耿耿的弟子。
嬴政不慌吗?
嬴政明白了嬴成蟜的想法,合拢册子,笑而颔首“王弟此策,寡人观之甚善!”
嬴成蟜顿时露出笑容“定然是还不够完善的。”
“故而弟此番仅召弟子八百人。”
“根据这些弟子的教育成果,弟与国尉当再行调整。”
嬴政欣然而笑“这军校交给王弟,寡人心安矣!”
旋即嬴政看向李信等将领,拱手一礼“管束一群饱尝敌血的悍将学文识字、修习兵法,必艰也!”
“然,此事却事关我大秦社稷,万望诸位爱卿用命!”
“大秦的未来,便劳烦诸位爱卿了!”
一句话,说的所有教习都热血沸腾。
大秦的未来,在我等肩上。
这是多么荣耀的使命和重任!
这象征着多么巨大的权利和利益!
所有将领齐齐拱手“末将愿为大秦效死!”
嬴成蟜肃声道“今日乃是大秦军校开学的第一日。”
“必不能出任何差错。”
“各教习巡查军营、整顿军务、核查人员。”
“日中(11:00)时分,开课!”
众将轰然应诺“唯!”
众将散去,嬴成蟜看向嬴政“王兄,同往?”
嬴政饶有兴致的颔首“善!”
兄弟二人走出主帐,信步走动于一座座军营之中。
嬴成蟜随口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弟原本只是想培养出更多识字、懂律、能当官的将领。”
“但在与国尉长谈后,弟却改变了弟的想法。”
“当今我大秦诸多将领都是从基层厮杀上来的,他们未曾接受过军略教育,也无兵书可读。”
“所以我大秦的诸多将领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打仗,不成体系。”
“故而弟在与国尉商量过后,决定将第一年的教学方向集中在军略上,为所有将领都普及基础军略,以此快速增强我大秦的战斗力。”
“在教授过军略之后,再进一步教授为官之道……”
嬴政耐心听着嬴成蟜的话语,嘴角忍不住的微微上扬。
直到嬴成蟜说完了他对军校的后续规划,嬴政方才开口“乃兄欲再送几人入军校。”
嬴成蟜随意的说“那就送呗。”
“军校弟子八百人,还差那么几个人了?”
嬴政停驻脚步,看向嬴成蟜,沉声道
“乃兄欲送入军校者,为公子扶苏、公子高、公子昂!”
祝大家元旦快乐!新的一年旗开得胜、阖家安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