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知道徐头跟这个芝麻绿豆小官会有什么共同语言。</P>
济渎令是个九品官,正九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股长,算不上个官,但是,这是个水利技术干部,一般而言,需要有很高的业务素养。</P>
徐通扬和那个济渎令侃的,正是关于济渎。</P>
徐通扬:“天下江河湖海,多得数不胜数,而能称为渎者,仅有长江、黄河、淮河和这济水。这济水,小得有点儿让人心疼,怎么能和江、河、淮齐名称雄,还让历代君王,年年祭祀而不敢绝?”</P>
济渎令:“公子,别看这济水,其小如线,不远而灭,其实,它穿于地底,过了黄河,到了温县,再出地面,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荥水。当年,大禹治水,还曾经导引沇水入济。公子一定清楚,只有从源头起,可以直达东海的,才可以叫渎。渎者,独也,以一水之力直抵东海之意。因此,天下只有江河淮济四渎,再无第五了。”</P>
徐通扬:“受教了。那么请问,怎么知道荥水就是济水,何以为证,何以服人?”</P>
济渎令:“公子,我堂堂中华,无数先贤,绝不会有任何谬误,更不会驴头不对马嘴。上古,金木水火土五行,皆设官佐。水,朝中就有专职的水官。</P>
“如果水官不失职,则能辩水之味,别水之色。</P>
“无论是水流淌于地面,还是潜行于地下;无论是此水与彼水相合而共流,还是彼水与此水分流而各行,水官皆能辩之。若不能辩,那就是水官失职了。”</P>
徐通扬:“你是说,济水沇水相会之后,后又入于地下,到曹、濮之间,再次又流淌于地面,有汶水南来相汇,直流入于东海?”</P>
济渎令:“公子博学,更是谦逊,正如公子所言,济水就是这么自古至今,受人间祭祀!</P>
“公子,天有五星,运而为四时;地有五岳,流而为四渎;人有五事,用而为四肢。</P>
“五是阳数,四是阴数,是说阳不离阴,阴不离阳。</P>
“济水性阴,水流屡绝于地面。虽然细微如线,但自入东海,所以独而为尊也!”</P>
徐通扬拍手叫好:“漂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直听说天有阳而地有阴,却无法具体理解,今日才是醍醐灌顶!”</P>
听两个人互相吹捧,蓝四一个头两个大,一大半不知所云,再说了,一个破泉,一条破水,有什么可叨叨的?还不如早一点去看看迟一步呢。更要紧的是,我蓝四预备的替身廖兴邦,还得去跟他算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