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论政(1 / 2)

郭嘉摸着小脑袋,惊讶的问道:“殿下何以知道嘉?”</P>

荀彧和戏忠也是同样的表情。</P>

“三位先生,到书房叙话。”</P>

此时三人才反应过来,面前是一位比郭嘉还年少的少年。</P>

三人来到书房坐下以后。</P>

刘恢对着门口说道:“书房五十步内不允许任何人靠近。”</P>

“诺。”</P>

随后几人就看到一些人出现在书房五十步以外,步伐整齐。</P>

荀彧内心非常震惊,因为他从未见过如此动作整齐的军队,他从小在世家长大,自认为见多识广,此时心里非常惊讶。</P>

刘恢并未理会三人的惊讶,继续说道:“我首先解答几位先生的疑问。</P>

文若和志才先生我早有耳闻二位的大才,从你们服装年龄很容易分辨。</P>

早就听闻颍川书院有一少年学富五车,生于颍川郭家,和文若先生和志才先生交好,因此冒昧揣测。”</P>

三人听后笑了笑,戏忠说道“殿下大才,观察入微,忠拜服。”</P>

刘恢摆了摆手。</P>

“第二个疑问,就是几位先生恐怕想知道我一个深居皇宫的废物皇子,如何知道几位的存在?”</P>

“殿下严重了”。三人立即说道,心中腹诽不已,你是废物,其他人怎么活?</P>

“不瞒诸位,很早我就收集天下英才的信息。”</P>

刘恢这句话说得模棱两可,不过,三人倒是很相信。</P>

“第三个疑问,就是我为何选择诸位?”</P>

戏忠点了点头。</P>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下三位如何看待当今天下?”</P>

三人听完刘恢的话面面相觑。</P>

“几位放心,今天什么话都能说,并且不会出这个大门。”</P>

荀彧三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刘恢对他们冲击太大了,他们没想到不到12岁的皇长子居然如此聪慧。</P>

荀彧是对刘姓皇室忠心耿耿,这点刘恢从未怀疑,曹操称王,荀彧是坚决反对的人,后来落到自杀身亡,有人说荀彧为了名声,有人说他忠于朝堂,然而在刘恢看来,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荀彧这样的人都值得交往和信任。</P>

戏忠出身草根,刘恢需要的就是更多这样的人。</P>

郭嘉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对家族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心中是有大格局的人。</P>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戏忠说道:“不如殿下谈谈你的看法?”</P>

刘恢也知道,有句话叫“交浅言深会害己”。</P>

“那我开个头。</P>

如此下去,大汉离亡不远了。”</P>

三人听完心中大为震荡,尤其是荀彧和戏忠,他们长期会论政,会针砭时弊,他们自然知道大汉目前面临太多的问题了。</P>

“殿下此话是否过于严重了?”荀彧忧心的说道</P>

“文若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到大汉现状。</P>

朝中党争不断,卖官成风,世家豪族各地兼并土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更有甚者易子而食。</P>

这就像一堆晒干的干柴,遇到火星就是冲天大火。”</P>

几人皱着眉头点了点头。</P>

“殿下所言的确是实情,据草民所知,朝廷的税收越来越少,为何?因为土地都进了大户口袋。”戏忠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