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新闻构想(1 / 2)

“鸿预、子尼、公佑你们三人,老夫倒不是太担心。”</P>

“老师,殿下有吞吐八荒之志,季珪才高八斗,为人刚正不阿,这正是建功立业的时机。</P>

学生相信季珪一定会处理好这层关系。</P>

殿下有句话我很赞同《所谓家国天下,先有国才有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郗虑在一旁说道。</P>

这些话看上去是安慰郑玄,其实是在侧面敲击崔琰,应该把天下百姓放在首位,而不是你清河崔氏。</P>

此时崔琰内心是矛盾的,一直以来,接受的思想是崔家利益高于一切,但是,几年下来,百姓民不聊生,而自己家族呢?</P>

想到这儿,他不禁想起刘恢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诗。</P>

让他震撼的是,刘恢作为天下最高贵的少数人之一,他心中更多的是天下万民,而不是刘家天下的存续。</P>

他常常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断问自己,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P>

但是,也得不到答案。</P>

国渊说道:“季珪会自己想明白的,我们给他时间就行。”</P>

国渊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此时他站出来缓解了一时尴尬。</P>

崔琰站起来对郑玄行礼,说道:“学生让老师担心了,学生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P>

郑玄微微颔首,没有说话,他也明白崔琰的处境。</P>

郗虑在一旁撇了撇嘴,也没有说话。</P>

孙乾一直像一个透明人一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P>

“鸿预,殿下让他去一趟,老夫还差点忘了。”郑玄略带歉意的说道</P>

郗虑听完后,站起身就离开,刚出门,郑玄就说道:“鸿预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P>

“学生不会,鸿预的话并没有错,正如殿下所说,每个人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待同一件事情会得出不同结论。”崔琰倒不是心胸狭窄的人</P>

郗虑很快来到刘恢处,刘恢示意他坐下说。</P>

“鸿预师兄恐怕一直在想,新闻是什么?”</P>

“嘿嘿……”郗虑傻笑着摸了摸头。</P>

“郗虑愚昧,请殿下解惑”。</P>

“我以为,新闻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消息。</P>

例如朝中今天议事谈了某件大事情……。</P>

之所以有个新字,是指消息的及时性,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P>

听到这儿,郗虑瞬间明白了新闻是什么意思。</P>

“殿下,自古以来,消息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的。</P>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P>

刘恢拿起桌上一张纸,问道:“你可知道这样一张纸值多少钱?”</P>

“殿下手里拿的是蔡侯纸,这纸一张目前价值不低于100钱。”</P>

其实人类纸最早发明是西汉时期,工艺十分复杂,一张纸价格百金《1金是1000钱》,东汉蔡伦对造纸技术进行革新,使得纸张成本大幅度下降,到了晋朝以后,民间出现大量造纸作坊,纸张成本进一步下降,到了唐朝,一本50页左右的书籍只需要4000钱左右(唐初一石糙米大约50钱),这得益于雕版印刷的出现,到了宋朝,活字印刷的出现,书籍成本进一步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