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拜年(1 / 2)

“殿下真乃天下奇才,此前的《边塞》读完让人热血沸腾。</P>

只是殿下这首《梅花》,在下如何担当得起?”</P>

孙乾撇了撇嘴,你的笑容早就出卖了你。</P>

孙乾拱手说道:“君贡兄不为权势折腰,这恰恰是梅花高贵品格。</P>

兄完全能担当得起。”</P>

诸葛珪并未在这话题上纠缠,他不是傻子,他非常清楚,就这一首诗必将名留千古,到时自己也会跟着一起留名。</P>

“殿下信中说,在辽东建一所学院,要真正实现孔圣人的有教无类?”</P>

孙乾微笑着说道:“是,目前这所学院汇聚不少名师。</P>

恩师康成公,还有蔡邕公、刘洪公、徐岳徐公河、杨伟、张翊、管宁公等”。</P>

听到这儿,诸葛珪麻了,大汉任何一个学府也不可能汇聚这么多名士。</P>

“规模多大?”诸葛珪压住激动的心情</P>

“至少保证容纳学子2000人。”</P>

“嘶……”这就很可怕了,读书人本来就少,这么大规模,可以说亘古未有。</P>

想到刘恢赠送的诗篇,也想到最近中原越发不安宁。</P>

“殿下相邀,诸葛珪岂有不去之理。”</P>

“辽东欢迎君贡兄,殿下希望你带上家眷和令弟一同前往。</P>

听闻令弟诸葛玄颇有才学,到了辽东定能一展抱负。”</P>

听完孙乾的话,点了点头,家眷肯定会带上,诸葛家并未有多少家产。(这点从诸葛珪死后,诸葛玄带着其子女南下谋生就能看出)</P>

如果此时刘恢在的话,会给孙乾一个大大的拥抱。</P>

诸葛珪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诸葛亮和诸葛瑾,前者不用多说,历史上是智慧的化身,而历史上的诸葛瑾文武双全,雍容大度,胸襟开阔,是一个大才。</P>

此时诸葛亮才1岁多(光和四年,也就是181年出生),诸葛瑾8岁(174年出生)。</P>

或许诸葛珪到死也想不到,自己有两个如此厉害的儿子。</P>

辽东的新年很是冷淡,因为天气寒冷,外面是一望无垠的白雪。</P>

新年的刘恢也没闲着,他带着典韦给大家拜年。</P>

中原过来的人,大家居住都很近,远点的袁府离太守府也不到500米。</P>

第一站来到贾诩的家里,听到刘恢上门,贾诩一点都不吃惊,因为他习惯了这位少年殿下的怪异举动。</P>

“老夫人,晚辈给您拜年了。”</P>

贾诩母亲听完后,泪流满面,他活了50多年,从未见过一位王爷去给下属的家人拜年。</P>

“殿下,老妇怎么担当得起?”</P>

贾母准备行礼,被刘恢赶忙扶起。</P>

“老夫人,我们辽东不兴这些东西,尊老爱幼是华夏一直以来的美德。</P>

晚辈给您拜见不是应该的吗?</P>

晚辈和文和先生亦师亦友,老夫人只把我当个晚辈看待就好。”</P>

不要说贾母,就是一向稳如泰山的贾诩眼圈都红了。</P>

“老夫人,辽东苦寒,也没什么好的东西。</P>

这里是晚辈给您做的红烧肉。”</P>

贾母激动得眼泪止不住的流。</P>

从贾诩家里出来,刘恢就来到隔壁的荀彧家里。</P>

……</P>

刘恢花了三天时间,从中原过来的人他全部走访了一遍。</P>

后来,特意去了一趟军营,和所有官兵一起吃了顿饭,拉了拉家长里短。</P>

加强大家之间沟通了解是必要之举。</P>

今年新年,每家送了两坛神仙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