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议论(1 / 2)

半刻钟过去了。</P>

“文先,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保住杨家的人是最重要的。</P>

你历练多年,为父不会太过担心,修儿虽小,但十分聪慧,你要倾注心血培养。”</P>

“父亲放心,儿明白。”</P>

“杨家只想家族壮大,没有争雄之心。</P>

你跟紧皇室,只要不做蠢事,谁也不会拿杨家怎么样?”</P>

杨赐的话,杨彪自然明白。</P>

“父亲,袁家?”</P>

杨赐笑呵呵的摆了摆手。</P>

“文先,要记住,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外人是很难看明白的。</P>

袁本初和袁公路有些才能,如果不是袁家,二人最多太守之才。</P>

能让人一眼看透的人,最多只是聪明人,而不具备大才。</P>

袁家两后生,连藏拙都没学会。”</P>

“倒是曹巨高家那黑小子,不简单,老夫看不透他。</P>

一个人向前走容易,懂得退回来最难得。</P>

这也是为父看不明白辽东王的重要原因。</P>

谁会舍弃洛阳安逸生活去边境?何况他还是皇长子。”</P>

“父亲,那只有两个可能:</P>

一、被贬去辽东,这种可能性极低,就算真正封王,去扬州,哪怕是交州也比苦寒之地好。</P>

何况,虎毒不食子,何况人呢?</P>

二、辽东王自己的局。</P>

这一条才是最可怕的,一个少年如此心性,想想后背都会生寒。”</P>

杨赐笑了笑,“难道不会是?”说完,看了一眼皇宫。</P>

“可能性不高,如果辽东王真的废物,那会是后手吗?怕是拖累吧?”</P>

杨赐满意的点了点头。</P>

“你成长了,看来我们都小瞧了他。</P>

据我们在袁家的人说,袁家最近运了不少钱粮去青州”。</P>

杨彪苦笑着摇了摇头。</P>

襄平</P>

184年 六月初五</P>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P>

“卖报,卖报。</P>

且看辽东官吏俸禄十级。”</P>

“卖报,卖报。</P>

看辽东王发表文章,什么样的官才是合格的官?”</P>

……</P>

随着报童不停地喊叫。</P>

不少人驻足留步。</P>

“给我一份”。</P>

“给我一份”。</P>

……</P>

襄平的大部分酒肆,每天都雇人念报纸,这也给酒肆带来了巨大生意。</P>

报纸价格不低,普通平民百姓并不舍得花钱去购买,就算购买了,他们也不识字。</P>

由于标点符号的推广,有了断句,念报就容易多了。</P>

“咳咳咳……</P>

辽东官吏十级俸禄:</P>

第一级:大学教授、研究院高级技术人才、医疗专家、重大技术发明者、学术重大贡献者,月俸禄3000钱。</P>

第二级:辽东王、政务院长、法院院长、百姓大会院长、廉政署长、参谋长……月俸禄2800钱。</P>

第三级:……”。</P>

瞬间台下炸锅了。</P>

“这是怎么回事?”</P>

“太荒唐了?”</P>

“不是士农工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