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俸禄调整(2 / 2)

“殿下,现在辽东有多少人?”郑玄突然问道</P>

刘恢想了想,“目前我们有三个郡外加两县两岛。</P>

辽东、珠崖、宁三郡,蓬莱、鄮两县,长岛和中山洲两岛。</P>

共有百姓637万余人。”</P>

二人一脸惊讶的看着刘恢,没想到,辽东已经安置了数百万流民了。</P>

想起这些,更让郑玄想到现在的朝廷,心中增加了一丝对朝廷的不满。</P>

“各地安置有什么困难没有?”蔡邕则问道,在他们心中,刘恢更像自己后辈一样。</P>

“困难肯定有,不过基本能克服。</P>

我们眼下主要先解决大家活下来的问题。”</P>

蔡邕点了点头,“这种世道,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P>

没有殿下,也不知道这些人命运如何?”</P>

“哎!恐怕大部分人不能活下来”。郑玄叹了口气说道</P>

刘恢摆了摆手,“不说这些,今天请二位老师过来,除了关于下一步各地办学问题,还有一事。”</P>

“什么事?”郑玄一脸关切的问道</P>

“文若的叔父,慈明公年后会到辽东。”</P>

“这是好事,殿下担心如何安排的问题?”</P>

听到蔡邕的话,刘恢轻轻点了点头。</P>

“我之前就说过,荀慈明如果到辽东,我刚好请辞辽东大学一职,他来担任最合适不过。”</P>

“老师,其他人会不会有意见?”</P>

“不会,殿下可能有所不知。</P>

慈明在读书人之中素有名声,朝廷多次征辟都未应命。</P>

他博览群书,对经学多有着述。</P>

颍川书院也在其手得以发展,培养了不少德才兼备的人才。</P>

他来担任校长,我相信元卓《刘洪》和幼安《管宁》也不会有意见。”蔡邕缓缓说道</P>

刘恢看向郑玄,“康成老师的意见呢?”</P>

“这点我和伯喈看法一致,</P>

只是……”。</P>

“老师,但说无妨”。</P>

“荀家这个世家主要是诗书礼仪传世。</P>

慈明担任辽东大学校长,会不会……?”</P>

刘恢笑了笑,郑玄意思是荀爽会不会借机私心培养自己的人才,以便巩固荀家地位。</P>

如果是以前的郑玄一定不会这样想。</P>

刘恢想了想,“老师,这种可能性任何人都会有,只是学生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是靠制度,不能纯靠道德。</P>

以目前辽东大学的情况来看,这种情况很难发生。</P>

辽东大学上面还有教育司和文教院,还要接受院会监督。</P>

这点倒是不用担心。”</P>

郑玄笑了笑,“看来老夫有点杞人忧天了。”</P>

“言重了,老师,你的想法并没有错。”</P>

“殿下恐怕是想用荀爽来表明一种态度,拉拢那些世家豪族中的开明之人。”</P>

刘恢点了点头,“学生的确有这想法。</P>

以目前辽东政策推行数年,还会有世家豪族吗?”</P>

“没有了,最多就是有钱的商人。”</P>

刘恢心里很高兴,自己这二位老师随着辽东变化,思想也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