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底,刘恢回到了襄平。</P>
“各位,一路走来,民生并非我们想的那样好。”</P>
刘恢的话,让不少人不知如何回答。</P>
“这次南方一行,我感触颇深。</P>
政策还得多了解才能实施。</P>
新开荒地两年,土地粮食产量并不高,我们按照事先约定收税,势必会让百姓生活变得艰难。”</P>
此时的刘恢正站在辽东百姓大会院会,接受大家质询。</P>
“殿下所指百姓生活艰难,是因为政府收取粮税吗?”土地粮食委员会一名会员问道。</P>
“是,由于我个人判断失误,原本计划减免两年粮税并不可行。”</P>
刘恢继续说道,“我特意提请院会,宁郡、珠崖郡减免粮税增加一年。</P>
新开荒土地需要三年才能把生地变成熟地,生地粮食产量十分有限,不到熟地的70%。”</P>
这个时代,没有改良土壤的肥料。</P>
众人面面相觑,这一点上面,土地粮食委员会同样责任不小。</P>
“殿下,按照流程,需要百姓大会院会投票决定,一旦通过以后,殿下需要在报纸上就此事做出书面道歉。</P>
我们粮食委员会也会做出道歉,同时,暂时解散粮食委员会重新选举。”</P>
按照辽东律法,这是一次比较大的过失,相关机构都要受到追责。</P>
刘恢点了点头,“我等待院会最后裁决,我也会以个人名义发表道歉信。”</P>
刘恢主动的遵守规则也成为了辽东从上到下的红线。</P>
因为他知道,法律也好,监督也罢,最终执行的是人,他必须打破大家惯有思维,那就是上位者不能错,错了也是对的这种腐朽的思想。</P>
院会不但是意见不同争论的地方,更是一个重要监督机构。</P>
第二天,辽东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封道歉信。</P>
所有人看完目瞪口呆,有的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有的人认为很有必要,为此,学校都会展开辩论。</P>
对于刘恢而言,这是他乐于见到的事情。</P>
宁郡朱家村,朱村长通过学习,基本能做到看报纸没有什么问题,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字,上面都有拼音标识。</P>
看完报纸以后,他惊呆了,联想到年龄和他临走时说的话,他大胆猜测,前不久和自己说话的可能是辽东王。</P>
上面政策已经重新公布,今年粮食税也会免掉,朱村长激动得手都在颤抖。</P>
现在想想,难怪当初他身后跟了两名虎背熊腰的护卫。</P>
……</P>
“真没想到,殿下为此还公开道歉,我们农业司也有很大责任。”国渊自责的说道</P>
“司长,殿下说了,是他没有深入调查就做出了决定。”陈重在一旁劝道</P>
“老陈、元叹,这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今后做什么事情先要调查清楚。</P>
殿下一直说,农业是我们的根本。”</P>
年轻人正是进入辽东大学以后,报考农学院的顾雍顾元叹,他现在已经是辽东农业司经济作物科长。</P>
“司长,殿下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这也是我们所追求。</P>
正如我们一些同学所说,殿下用他的言行让更多的人遵纪守法,他牺牲自己面子维护着辽东律法。”</P>
国渊赞同的点了点头。</P>
“老陈,今年你任务有点重,带人到新收复的北方土地上和五行山,教大家搞养殖。”</P>
“司长放心,殿下给了我重来的机会,这几年,我也找到了重新做人的目标。”</P>
洛阳的何进,终于在二月底率领大军出发了,这次到凉州,他带了三万人,加上前线皇甫嵩和董卓手里的四万人,这下,何进能直接指挥的军队超过七万。</P>
“走了?”刘宏在书房伸了伸懒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