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住房(2 / 2)

未来我们会有一些技术性的产品出来,那是需要钱购买的,刚才一系列是保证大家住,想要享受生活,只能去赚钱。</P>

……”</P>

“殿下,这样一来,长此以往,财政恐怕会比较麻烦。”糜竺担忧的说道</P>

“你们看,我们糜院长想到了财政问题。”</P>

大家都不由自主的笑了起来。</P>

“目前,我们财政主要由几块构成:税收,这里面有工商业的税收,还有粮税;</P>

国有企业的利润,这里每年给我们提供财税收入的1\/3多;</P>

土地拍卖,目前占比大约5%左右”。</P>

“我们就算扣除5%,本身影响也有限,何况还有一定收益,长期来看,是要鼓励发展工商业。</P>

我们未来一些权利会下放,这样可以降低运营成本,税收也会加以区别,有些税收是专门用于地方,而不需要上缴。</P>

如果经营暂时困难,我们可以发行国家债务,利息略高于钱庄存款,让百姓来购买。</P>

总之,路子有很多,前提是平衡财政和民生,不能为了财政影响民生……”。</P>

很多人惊讶不已,他们没想到,刘恢会有这么多想法。</P>

“殿下,现在问题是很多人很难一次性拿出这么多钱买房。”</P>

董昭的话大家都赞同。</P>

“只要房价控制住了,银行可以推出最长十年期的分期付款,利息不得高于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的10%……”</P>

所有人揉了揉耳朵,刘恢也是没有办法,城市化想要大家住得起房并不容易,如果辽东现在这一套推行下去,大部分家庭买房都没多大压力。</P>

荀彧感受最深,这几年他从刘恢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官员治理地方主要就三条:收税、查案、组织庶民服徭役。</P>

其他和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辽东不一样,现在已经属于半农半工的社会,人员流动极大,早期地方治理根本就不适合辽东。</P>

辽东这一套是全新的东西。</P>

“老夫算是服了,原来还可以这样治理天下。”荀爽这一年来变化极大,原先重视君臣礼仪的他,现在变得更加务实。</P>

一次座谈会,刘恢公开对这些儒学大家说,你们如果不改变,儒学必然会被很多人唾弃,你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为了治理天下搞一大堆等级出来,你们应该转变成研究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百姓与国家的关系上来……。</P>

刘恢继续说道,“刚到辽东时,我曾经说过,我们要让耕者有其田,接下来要解决居者有其屋。”</P>

刘恢缓缓走下了台,台下的人都站了起来鼓掌。</P>

这些人通过这么多年下来,他们明白了对待百姓带来的好处,以前官员在百姓眼里,不是贪官就是欺压平民的恶霸,而现在辽东不一样,很多人以在辽东政府工作而自豪。</P>

尤其是今年,所有官员陆续公开自己财产,这彻底赢得了大家的信任。</P>

自古以来,百姓并不反对官员高俸禄,他们反对的是贪腐,而辽东现在把一切都透明化了。</P>

“听说毕岚到了辽东?”提到十常侍,郑玄依然心中难平。</P>

“的确是,不过,毕岚是殿下安排在朝中内应,现在在研究所工作。”</P>

听到蔡邕的话,郑玄叹了一口气。</P>

“算了,他也为辽东做过贡献,老夫不和他计较。”</P>

“老夫真没想到,毕岚居然是辽东安排的人?”荀爽想起都后背发凉,连先帝宠臣毕岚都是刘恢安排的人,自己这些世家豪族在他面前还有秘密吗?他不相信荀家没有辽东的人。</P>

不过,很快他也释怀了,大家一开始是对立的,这不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