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海外见闻(2 / 2)

国渊笑着说道,“粮食满仓,这才是国家富庶标志。”</P>

“子尼,你想过没有?接下来中原人口不多,土地面积却很大,你说大家都去种粮食,未来的粮食会低到什么价格?华夏如何有钱能够收购那么多粮食?需要知道,粮食有保质期。”</P>

刘恢的话犹如灵魂之问,让大家不知如何是好?</P>

荀彧说道,“殿下是打算鼓励在此地发展工商业?”</P>

“文若,任何产业的发展首先是要有人才行。</P>

最近初步统计,华夏国的人口约在五千万出头。</P>

黄巾起义之前,大汉人口六千万左右,当然,这是加上瞒报人口。</P>

十年来,辽东从大汉各地移民一千三百多万,加上其他国家人口和自身人口增长,才达到三千万。</P>

扣除移民辽东的一千三百万,中原当有人口四千七百万万,而实际人口现在只有两千万多点,这样一来,不到十年,中原人口至少损失超过两千六百万,这是让所有的人都该反思的事情。”</P>

大家感到有些不解,而荀彧好像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我们发展应该根据人口而定,不能盲目。”</P>

“不错,这里开发不用太急,先站住了,守住了。</P>

据查,这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可以在此地发展工业,大家都知道,环境污染带来的坏处,既然这里人烟稀少,那么工业对人的影响就相对有限。</P>

那些污染严重的矿产可以在此集中发展,有了人口,农业肯定就会需要……”</P>

荀彧随即点了点头,“不过,这得接下来调查研究才能定下来。”</P>

“你说得对。”</P>

刘恢对着甘宁说道,“兴霸,你们去那些地方的人口多吗?”</P>

“不多,那里的人烟更加稀少,经常几十里都见不到人。</P>

不过,那里的人长相和我们却不太一样。”</P>

刘恢当然清楚。</P>

“如果未来让你们带着军队敲开他们国门,能做得到吗?”</P>

“殿下,以华夏海军装备,对付他们轻而易举。”</P>

刘恢语重心长的说道,“兴霸、子敬,今后不可能只靠杀人,震慑有时比杀人更加重要。</P>

华夏需要,把所有的国家联合在一起,成立一个组织,共同来管理维护地球,减少杀戮,只有这样,大家才会跟华夏创造更多价值。</P>

我们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希望华夏子孙后代能永远挺起脊梁。”</P>

鲁肃立即明白了过来,“殿下重视海军,就是为了将来控制各国海岸线。</P>

与其大家私下玩,互相不了解,不如摆在明面上。</P>

华夏也可以用自身最大优势,那就是社会制度,让自己永远跑在前面,这样一来,谁有威胁,就及早把对手按下去,不能让他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