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吃了”!</P>
……</P>
对于土豆味道,大家纷纷夸赞。</P>
由于种子数量太少,刘恢告诉报纸,暂时不宜公开。</P>
没过几天,红薯成熟了,有了土豆的高产,大家虽然惊讶于红薯高产,不过,也没有那么夸张的表情。</P>
玉米、葵花、烟叶、辣椒、番茄等都在培育中。</P>
国渊为了培育这些种子,他依然坚持由顾雍代理农业司,这样一来,他才能单独培育种子。</P>
刘恢知晓后,淡淡一笑,他特别喜欢国渊这种实干精神。</P>
“巨高,怎么有空来看老夫?”襄平城西一家小院,袁愧听说曹嵩到来,他走出大门,很远就打起招呼。</P>
“次阳,我到了襄平月余,一直在收拾房子没有腾出时间。”曹嵩也笑呵呵打起了招呼。</P>
两人在朝中关系一般,因为袁愧代表的是世家豪族利益,而曹嵩在对方眼里,就是宦官之后,作为一向“高贵”的世家豪族,自然看不上曹嵩。</P>
不过,眼下两人都清楚,除了老人这层身份,还有一层就是华夏留下来的人质。</P>
二人这次见面,没有以前那些三六九等,反而双方轻松了不少。</P>
袁愧拉着曹嵩,“巨高,外面太冷,屋里坐。”</P>
袁愧居住小院不大,不过还算精致,客厅能坐下十来人,此时,只有他们两人。</P>
十月中旬的襄平已经下雪了,地上早已经银装素裹,而屋内客厅则有一台像桌子一样的煤炉,一根铁管子直通窗外,窗外的管子冒着浓浓的白气。</P>
“有了煤炉,襄平的冬天也不觉得寒冷了。”刚进门,二人就脱下了厚厚的棉衣。</P>
“是啊,听说这是刚到襄平时,马均带着人做出来的。”袁愧从旁边柜子里拿出茶叶,两个茶杯,各放了几片茶叶,随后从煤炉上取下水壶,开水直接冲到了茶杯。</P>
“次阳,你也太抠了,这茶叶太少了点。”曹嵩看着杯子里几片茶叶,实在忍不住,随即吐槽道。</P>
“巨高,现在天气寒冷,老夫可听说了,宁郡那边春茶要半年后才能到襄平,老夫只能省点。”袁愧笑呵呵的说道。</P>
此时,二人早已经不是朝廷大员,而是两个多年老友在说话。</P>
“土豆和红薯听说了吗?”曹嵩端起茶杯,眼角瞄了一眼袁愧。</P>
“听说了,粮食非常高产,并且不挑土地,坡地、沙地还容易高产。”袁愧回答得十分平静。</P>
“不知辽东王他们作何打算?”曹嵩继续说道。</P>
袁愧怎么不明白曹嵩的意思?那就是希望这些粮食今后带到海外,这样一来,自己后代今后江山就更加稳固。</P>
曹嵩的想法袁愧同样有。</P>
“巨高,眼下恐怕无论如何都不合适。”</P>
“为何?”曹嵩正在端茶的手停在了空中。</P>
“你想一下,华夏今年才种植这么少,他们自己都没有彻底推广开来,一时半会儿,怎么可能会给孟德、本初他们提供种子?”</P>
曹嵩点了点头。</P>
袁愧继续说得,“这只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