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一个工厂工人平均月收入是820华元,加上奖金和年底分红,一年大约1.5万华元。</P>
技术工人还会更高一些。</P>
如果我们不给农户减负,今后谁去种粮食?谁愿意去种粮食。”</P>
刘恢的一组一组数字让不少人目瞪口呆,他们的确没想过这些。</P>
华夏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一个基本逻辑,种地保证大家吃饱,保证大家物资充沛,工商业是确保大家更加富裕。</P>
华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物资丰富程度比十年前强了太多太多。</P>
物资多,但是也得有人干才行。</P>
不少地方交通不便,粮食等运输需要很高的成本。</P>
刘恢接着说道,“我也请问王太守。</P>
你希望的华夏是更宜居的地方,未来将如何实现?”</P>
王劲说道,“我的想法主要依靠几个方面实现:</P>
一、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尤其是人口多,交通便利的地方。</P>
偏远地方应该结合自身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华夏政府应该给予更多当地税收优惠。</P>
二、保护好环境,对于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工厂,必须保持和住宅区的距离,同时切断和水源联系。</P>
如果对华夏百姓健康影响大的行业,而我们又无法控制的。</P>
应该减小规模或者关停。</P>
我们不能以华夏百姓健康为代价。</P>
三、平衡发展,华夏各级政府应该每年拿出钱解决基层百姓民生问题。</P>
尤其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我们应该提供更多帮助。</P>
进一步提高普通人的收入,减少各行业收入差距。</P>
四、……”</P>
刘恢最近一年才真正发现,王劲这十多年来是真正进步了。</P>
很多见识和主张,就是他都佩服。</P>
王劲的话音刚落,刘恢主动送上了掌声。</P>
现场的人都陆续站起来送上了掌声。</P>
在刘恢看来,华夏这么多年改革,不就是希望所有的人像现在王劲一样吗?</P>
答辩还在继续。</P>
王劲问道,“请问周部长………”</P>
就这样,大选前最后一场辩论会就这样结束了。</P>
几天后,六月初六,这一天正是华夏开始投票的日子。</P>
华夏在每个城市、每个镇、村都设得有投票点。</P>
据初步统计,华夏达到投票资格的百姓一共4200多万。</P>
最终有多少人参与投票不得而知。</P>
华夏选举委员会的人手肯定不足。</P>
只能通过社会招聘。</P>
在华夏投票是两种途径:</P>
会写字的百姓需要写上自己投票人的姓名,然后签上自己名字;</P>
不会写字的百姓,专门有个人介绍,选票上面印了三人名字,将手印盖在自己支持者名字上面,这就是一张合格的选票。</P>
大选的氛围,让刘恢都产生了莫名的紧张。</P>
蔡琰和糜贞看到这一刻的刘恢,两人都笑了起来。</P>
她们没有想到,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丈夫,居然被一场大选搞得紧张兮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