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设立大学条件(2 / 2)

不少人也听说过这个消息,他们基本可以确认这个消息是真实的。</P>

但是他们也清楚,刘恢不说,那就表示时机不成熟。</P>

“大统领,文教院您将提名由何人担任院长和副院长?</P>

华夏所有的人都知道,教育对于华夏意味着什么?”一名记者问道。</P>

刘恢想了想,“此事我的确有考虑。</P>

不过,按照华夏法律规定。</P>

在华夏百姓大会还未正式通过时。</P>

我们有权暂时不对外公布。”</P>

………</P>

这样的发布会,在华夏早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P>

华夏恢都城襄平大道和长安大道的交界处。</P>

有一个巨大公示栏。</P>

会将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回答时间写在上面。</P>

因此,只要关注上面变化,就知道哪儿有重要新闻发布?</P>

郑玄年过七旬,不过精神依然很不错。</P>

儿子郑益(字益恩)原本进入官场。</P>

没多久就不习惯,后来干脆进入辽东大学深造。</P>

留在辽东大学成了一名教授。</P>

孙子郑小同和父亲、祖父完全不同。</P>

他是新学成长起来的人,他从小励志当兵,军校毕业进入部队,现在是一名营长了。</P>

对于郑玄来说,退休后,每天日子过得无忧无虑。</P>

和一群老友喝茶、钓鱼,顺便聊时政成为了最大爱好。</P>

“听说大统领准备提名玄德担任华夏文教院院长?”荀爽开口问道。</P>

“好像是这样,不过,玄德的人品和能力,我个人是放心的。”郑玄开口说道。</P>

他的话惹得一群人看了他一眼。</P>

众人心里吐槽,说得你不满意就不用一样?</P>

“康成说的是实话,玄德这个人的确合适。</P>

华夏大学、中学、小学校长们,对他评价都颇高。</P>

什么事情都会尽力办好。”蔡邕赞同道。</P>

袁愧一副看热闹的问道,“副院长提名何人担任?”</P>

“管宁,管幼安。”陈纪回答道。</P>

“幼安是华夏出了名的君子,做事不偏不倚。</P>

或许不适合官场,但是,管理学校那是他强项。</P>

对外协调等有玄德。”陆康点头说道。</P>

袁愧微笑着说道,“华夏现在重视教育基本深入人心。</P>

前不久,有人提出应该放开各级补习班的开设。”</P>

郑玄说道,“这一点,大统领刘恢是不会允许的。</P>

多年前他就说过,开设补习班是拉开学生不公平的开始。</P>

与其说是拼学习,应该还得拼家庭富裕程度。”</P>

“是啊,这点应该遏制,大统领曾经也说过。</P>

你的出生华夏决定不了,但是,法律、医疗、教育这些后天的东西。</P>

我们所有华夏百姓都应该追求平等。”荀爽想起刘恢的话,就像在昨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