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更像一个知己,贾诩在进入洛阳后第一次见到刘恢,他才发现,了解自己的人居然是一个身居宫廷大院的少年皇子。</P>
在那一刻,贾诩第一次感到心里温暖。</P>
越聪明的人往往内心越孤独,因为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他们。</P>
荀攸回来了,刘恢委派他为特使,特意到北方战略区走了一趟。</P>
“将士们这几年生冻疮的人还多吗?”刘恢曾经看到过北方战略区将士生冻疮的手,他心里很是心痛,虽然华夏有冻疮药,但是北方战略区实在太冷了。</P>
荀攸接过刘恢递过来的茶杯,“还好,这几年,华夏羊毛手套推广,让将士们很少生冻疮了。”</P>
“北方战略区情况如何?”刘恢坐了下来。</P>
“北方战略区压力不算很大,从华夏大山一路南下西域,与其接壤的主要是几个斯拉夫人组成的国家。</P>
这几个国家都比较亲近华夏,这就让边境很是祥和。”</P>
“百姓如何?”</P>
“天气虽然一年有半数时间不能从事农业生产。</P>
但是土地特别多,麦、土豆、玉米、红薯在那里产量很大。</P>
百姓生活无虞。</P>
不过,工商业不如辽东和中原地区。”荀攸如实说道。</P>
“那里煤矿、铁矿资源丰富,目前主要是缺少劳动力。”刘恢说道。</P>
“是啊,不过,伯平郡这几年人口增长不少。</P>
百姓们还是很满足,等到哪天火车连通中原以后。</P>
就靠卖钢铁,都足够当地富庶。”</P>
刘恢点了点头,“子龙他们呢?”</P>
荀攸嘿嘿一笑,“万年公主还抱怨你,说北方太冷了,他早知道就留在恢都城了。”</P>
荀攸他们早已经习惯对刘颖的称呼,刘恢也并未纠正,左右不过一个称呼而已。</P>
“这丫头……!”</P>
刘恢接着说道,“公达,汉升提出想退休,你知道吗?”</P>
“知道,年前时,汉升副部长就再说这件事情。”</P>
“你有什么合适的人推荐?”作为刘恢的国家安全助手,刘恢肯定要知道荀攸想法。</P>
荀攸端起茶杯,想了想,“文和部长主张对外强硬,国防部是对外窗口,如果正副部长都属于强硬派,对于眼下国际政治是否合适?”</P>
荀攸所说,刘恢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军事助手荀攸也属于鹰派,这是因为他曾在袁绍身边卧底,出身决定了他只能对外强硬。</P>
如果再选一个强硬人物担任副部长,很多事情难以转圜。</P>
军队中这些战略区司令,全部都是从血与火当中成长起来的,无一不是强硬派。</P>
“你有合适人选没有?”刘恢问道。</P>
荀攸放下茶杯,“大统领,如果只是选一名国防部副部长,我推荐南方战略区政教主任孙才”。</P>
“理由呢?”刘恢多少有些惊讶。</P>
“孙才出身黄巾军,擅长谋略,和他合作的人都称赞他善于团结大家之间关系。</P>
他的能力和见识可以担当文和部长助手。</P>
不过,他年龄也是五十多岁了。</P>
如果考虑到未来接任国防部长,那显然不合适。”</P>
刘恢想了想,荀攸所说的确有一定道理。</P>
联合国建立不久,各种关系必将脆弱。</P>
对外过于强硬,恐怕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