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接着说道,“赵国不是华夏国,本王利益和你们是一致的。</P>
孤认为这项建议可行,为了缓解赵国财政面临的困境,本王决定,进行增发货币。”</P>
众所周知,货币发行和经济增速要保持一致,可以适当增发货币,保持合理区间的通货膨胀。</P>
如果货币发行过多,这是典型洗劫百姓。</P>
以赵元为例,最大面额是500赵元,500赵元印制成本1赵元,剩余的499赵元都是货币发行税,也就是直接转化为庙堂的税收。</P>
如果百姓手里持有总货币5亿赵元,你直接增发1亿赵元,表面上是让百姓货币贬值20%(购买力下降),实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钱多货少,势必催生物资暴涨。</P>
面对袁绍提出的想法,整个庙堂没有人反对。</P>
对于赵国来说,经济理论太过薄弱。</P>
眼下还在协商华夏帮他们建立金融体系。</P>
没有人才,华夏也没有更好办法。</P>
因此,并非一年两年就能完成。</P>
“老师,今天三弟抢了不少风头。”袁谭府邸里,他想起今天的袁尚,心里就憋了一股无名之火。</P>
郭图微笑着说道,“大王子,你知道老夫今天为何阻拦于你?”</P>
面对郭图的话,袁谭摇了摇头,“学生不知。”</P>
“今天三王子看上去得到大王认可,实则给赵国带来巨大隐患。”</P>
“何解?”袁谭依然一脸迷茫。</P>
郭图点燃手里的烟,“大王子,三王子今天这番言论应该出自逢元图。”</P>
袁谭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定是如此。”</P>
“汉武帝时期使用这一招搜刮民财,有一个基本前提。”</P>
“老师是说匈奴人?”</P>
郭图点了点头,“不错,从高祖白登之围开始,大汉从上到下无不视匈奴人为大敌,无不提起白登之围时咬牙切齿。</P>
这种前提下,对于百姓来说,钱没有了可以赚。</P>
因为不少人从文帝开始时,经历文景之治赚了一些钱,他们认为,只要没有匈奴威胁还能赚钱。</P>
这种背景下,百姓忍了,因为他们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期望。</P>
这是一个大的基本前提。”</P>
“老师,赵国和当初汉武帝时期截然不同。</P>
周边国家之间并没有过多争端。”</P>
“是啊,周边平和没有外敌。</P>
加之赵国百姓并没有得到我们恩惠。</P>
如果强行这样做,很有可能天怒人怨。”</P>
“老师,百姓互相举报,大家之间必然矛盾重重,他们如何能一条心?”</P>
郭图吸了一口烟,“刘恢曾经说过,每个国家文化不一样,不能一概论之。</P>
华夏百姓这样忍了,是因为朝廷一贯高压统治,百姓不得不从。</P>
而贵霜帝国、波斯帝国这里的百姓明显松散不少,他们会忍吗?”</P>
袁谭低头想了想,郭图的话并没有说错,大汉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追求思想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为了追求思想大一统,因为思想大一统了,百姓就变成行尸走肉了。</P>
“老师,有件事情我不明白。”</P>
“大王子是想问,为何魏国会这样做?”</P>
袁谭疯狂的点了点头,“曹昂在华夏学习多年,难道他不懂这个道理吗?”</P>
郭图听到袁谭的话,手里的烟掉落到了地上。</P>
郭图一脸呆滞,后背冷汗直流。</P>
“不好。”</P>
“怎么了?”袁谭被郭图前后反差的形象吓了一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