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恢挂断电话,对着荀彧说道,“你们派过去的人也要早点出发。”</P>
荀彧点了点头,“已经选好了十个人,共同组成一个小组,来主导这次改革。”</P>
“好。”</P>
楚国,刘表看完报纸,不可思议的说道,“这些人疯了吧?居然提出让一群庶民持枪?”</P>
刘琦倒了一杯茶递给刘表,“父王,消消气,在华夏各种提案都有,最关键是他们要能通过才行?</P>
华夏的政策通过一点都不容易,先要司法解释,也就是不违反宪法,接下来就是立法,紧接着下院审定通过,最后还要华夏大统领签字才能实施,少了一个环节都不行。”</P>
刘表接过茶杯,喝了一口,“太子,华夏这种无底线放任百姓,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P>
此时的刘表露出一丝忧郁。</P>
“父王,福也好,祸也罢,对于楚国来说,眼下离我们还很远。</P>
华夏是先行者,让他在前面探索。</P>
如果这条道路可行,跟随的人多了,我们跟随就行。</P>
如果不可行,我们能长期保住王权,对我们来说也是极好的。”</P>
刘表欣慰的点了点头,“太子终于长大了,你说得不错,楚国只要认清大势,做好选择就行了。</P>
还有一事,袁愧到了赵国,你怎么看?”</P>
“父王,什么信息都没有,儿臣无法判断。”</P>
刘表嘿嘿一笑,好像是这样,什么都没有,谁又能判断呢?</P>
仲国的王宫依然歌舞升平,袁术认为,自己辛苦这么多年,到了躺平享受的时候了。</P>
这两年,仲国连续加赋,让朝廷议论声不断。</P>
“看来华夏离分崩离析不远了。”看完报纸,袁术心情极好。</P>
“大王何以得出如此结论?”袁胤是一个铁头娃,他一直问自己,难道自己就这么笨?我为何没看出华夏分崩离析的可能?</P>
“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华夏居然提出让所有百姓持枪,你知道这会造成什么后果?</P>
一群庶民,不通教化,他们要是真的有枪,恐怕会去枪钱庄吧?”</P>
袁术的话让一群人有些无语,枪能抢劫钱庄,刀就不能吗?你有枪别人没有枪吗?</P>
“大王,华夏追求法治,全民持枪有可能会造成治安下降,说华夏分崩离析恐怕还达不到。”</P>
袁胤话音落下,只见袁术脸色铁青看着他。</P>
“大王英明,华夏崩溃是迟早的事情。”杨弘站出来说道。</P>
…</P>
“父王,袁愧到了赵国。”曹昂将一封情报递给了曹操。</P>
曹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袁太傅前去也正常,他对袁绍期望很大。”</P>
“父王,赵国现在是高干担任尚书令。”</P>
曹操眉头紧蹙,“因为政变吗?”</P>
“还有一事未经证实。”</P>
“何事?”</P>
曹昂不紧不慢的说道,“据我们的人说,赵国和华夏达成军事同盟,华夏正在派遣军队前往赵国。”</P>
“嘶……”曹操没想到,赵国来了一个180度大调头,室内的冷空气在这一刻都被曹操吸光了。</P>
“看来,赵国政变背后有华夏的影子。”</P>
“父王,只是驻军并不可怕,我担心……”曹昂没有说完。</P>
而曹操秒懂,他立即明白了曹昂的意思。</P>
“赵国会同意政治制度改革?”曹操有些惊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