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能没有?我听我女儿说,她们老师说了,不要盲信、盲从。</P>
政府自然多少都有些问题,不过,我们也理解。”</P>
刘恢来了兴趣,“主要是什么问题?”</P>
“道路,我老家是南海北部的,如果道路好了,估计老家也会有不少工厂,我们也不用这么远出来工作。”</P>
“老家还有土地?”刘恢问道。</P>
“有,家里还有差不多100亩土地,等到农业税彻底没有那一天,我就把土地暂时交回去。”</P>
“为什么?”</P>
“听说南海郡准备试点家庭农庄,也就是说,让那些想种地的人利用机械化可以大面积耕种。</P>
我想明白了,城市周边都能赚钱,我们夫妻一年能赚多华元,如果是买粮食的话,可以购买600石以上,这不比种田收入高吗?还单纯得多。”</P>
“你们呢?有什么想法?”刘恢问着众人。</P>
“我最大心愿就是让子女多读点书。”</P>
“我也差不多”。</P>
“我最大心愿是想去一趟恢都城,看看华夏都城。”</P>
“…”</P>
“要说政府问题,眼下最大问题是学校还是不够,偏远的地方读书不方便。”</P>
男子话音刚落,立马有人反驳,“拉倒吧!有些人一家人住在大山之中不愿意搬出来,政府不可能为了他一家修学校吧?”</P>
“政府是可以不修学校,难道没有解决办法?”</P>
“你说?怎么解决?”</P>
……</P>
看着争吵得面红耳赤的几个人,刘恢心里感到了欣慰。</P>
至今他还记得,自己少年时,从洛阳到辽东一路上的情形。</P>
一路上遍地都是尸骨,而百姓没有一个人敢议论官府。</P>
而如今,随处都有批评的声音,这对华夏是好事。</P>
只有当所有的人敢于批评指责权力者,那就说明,权力得到了一定限制。</P>
一路上,刘恢见过不少工人和农户。</P>
他一直认为,看一个政府是否作为,应该是看普通百姓生活得如何,而不是看富人和权力者生活过得怎么样?</P>
一路上,他看到了华夏百姓生活得到很大改变,但是普通百姓生活依然不容易。</P>
“老师,您怎么突然到了南海郡。”刘恢刚到广州,南海郡太守吴阳就到了客栈。</P>
“老吴,你消息倒是灵通。”刘恢看了吴阳一眼,虽说吴阳是自己学生,但是年龄比刘恢大了差不多十岁。</P>
“你看看今天早上报纸就知道了。”吴阳将广州商报递给了刘恢。</P>
刘恢看了一眼,“现在的记者是真厉害,这样一来,今后我还怎么了解百姓生活?”</P>
“老师,喝茶!”对于刘恢,吴阳从内心尊重,他倒了一杯茶递给刘恢。</P>
“南海郡无论地理位置和气候都不错,未来有什么规划?”刘恢知道,吴阳也是刚刚第二届上任。</P>
“这里最适合还是轻工业发展,但是最大问题还是劳动力不足。”吴阳一开口就叫苦。</P>
“按照程序,我是无法干涉你们工作。</P>
不过,一路走来,这里和北方情况差不多。</P>
老吴,我们要重视普通百姓的生活。”刘恢语重心长的说道。</P>
吴阳并不奇怪刘恢的话,这些年以来,刘恢一直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