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大家从郭图、逢纪身上彻底明白了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和气候会结出不同果实。</P>
趋利避害、走捷径这是人的本性,不存在对与错的问题,只不过有些道路设计时,注定了人情至上,有的道路设计注定了规则至上。</P>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无缺的。</P>
站在统治者角度,在他们看来王权是最适合自己的。</P>
站在天下普通百姓的角度上来看,华夏的制度也许有不少可取之处。</P>
坐在办公室的刘恢缓缓看着窗外,这一刻,他若有所思。</P>
华夏现在真的想走回头路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对于刘恢而言,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进一步抹去自己的痕迹,华夏不能因为一个人离开会有所影响。</P>
对于他而言,这些年收获已经很多了。</P>
自己获得了巨大名声,同时让刘氏(皇帝立宪制)以另一种方式在这片土地上传承。</P>
华夏十五年(公元202)年底了。</P>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P>
巴勒斯坦内部三方在联合国和华夏政府共同干预下,大家熄灭了战火,未来联合国会增加两个联合国成员国。</P>
这次战争也许最大损失是巴勒斯坦王室,他们率先发动战争,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结果又回到了联合国最早的决议上。</P>
这一次所有国家看到了华夏强大的震慑力。</P>
华夏军队开始将军队往瑜郡以西布防时,战争就逐渐熄灭了。</P>
华夏有句谚语:咬人的狗不叫。</P>
这一次体现得淋漓尽致。</P>
“大统领,这是我们拟订的未来对华夏造成潜在威胁的国家名单。”荀攸坐在刘恢对面,递了一个文件夹给刘恢。</P>
刘恢看了起来,缓缓问道,“这份名单主要的根据是什么?”</P>
“政治、民生、外贸、军事等多个维度做出的评估和预测。”</P>
荀攸的话让刘恢点了点头。</P>
“眼下的移民政策你怎么看?”</P>
荀攸点燃一支烟,思考了起来。</P>
“大统领,华夏的移民政策门槛不低,只能吸引最顶尖人才和有钱人。</P>
不少国家提出异议,说我们借此包庇罪犯。”</P>
“你的想法呢?”</P>
“我的想法是,华夏的制度是服务于华夏百姓,而不是世界百姓。</P>
我们移民政策目的是吸引更多各国精英前来。</P>
只要国际大规则不出现问题就行。”</P>
刘恢点了点头,这一点他很欣慰,华夏从上到下官员心中都将华夏百姓利益放在了首位,无论他们出于选票的目的还是其他目的,至少眼下这套规则是合理的。</P>
就像卢植发文时曾经说过,只有当百姓成为权力来源,下级才敢对上级说不,才敢坚持真理,否则的话,所有的人意志都是别人的意志,不得不屈从。</P>
华夏正是因为这一点,中枢政策不合理时,下面各郡太守才敢公然批评刘恢和中枢,这就是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P>
只有这样,真理才会占得上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