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祢衡的改变(1 / 2)

也许高干说得对,华夏百姓对刘恢的确有点“爱之深、责之切”。</P>

对于其他国家的议论,刘恢并不在乎,但是对于华夏百姓和华夏舆论,刘恢却异常在乎,因为刘恢和其他人一样,也爱惜自己身上的羽毛。</P>

“有人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有人为了自己牺牲国家;有人为了国家放弃权力,有人为了权力放弃国家。”这几句话最近在华夏很火,这几句话是出自祢衡所言。</P>

祢衡是一个典型的狂人,他刚到辽东时,就对刘恢不停指责。</P>

报纸当时刚刚私有化,为了流量,自然愿意刊登祢衡的言论。</P>

有人称他为“疯子”,也有人称他为“狂人”。</P>

他用一杆笔,骂尽天下事,名人很少有逃脱他骂的人,就连他的好友孔融也没有逃脱。</P>

历史上的祢衡骂曹操,曹操将他送给了刘表,他骂刘表,刘表是“谦谦君子”,将他送给了黄祖,曹操和刘表惯着他,而黄祖直接砍了他。</P>

而如今他在华夏却活得很好,祢衡骂尽天下事,逐渐他发现,自己的文章越来越不受欢迎。</P>

刚开始,很多人为了热闹,都喜欢看他文章,久而久之,大家乏味了。</P>

因为很多人发现,祢衡是一个“疯子”,无论对错都很难逃过他的毒嘴。</P>

随着华夏不断发展,尤其是逻辑学、哲学、社会学的普及,很多人开始变得理智,无端辱骂只能遭到更多人的无视。</P>

这让祢衡决定改变,最近几年,祢衡也在开始反思自己。</P>

身处华夏的大浪潮之下,他祢衡究竟如何才能青史留名?是做一个疯子?还是做一个有思想的思想家?亦或是做官?</P>

最后一条道路,他很快就否决了,因为他知道,华夏的官和朝廷不一样,干不好就无法获得百姓手中的票,朝廷当官,对待百姓好坏并不重要,只要对待上司好就行,因为自己的官位是上级给的,不是百姓给的。</P>

至于疯子?他已经实践过了,骂刘恢都会被人无视,何况骂其他人?</P>

在百姓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明辨是非的华夏,祢衡想换一种方式。</P>

那就是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思想。</P>

正如刘恢常说,人一生追求名利并没有错,只要按照规则办事,那就没有问题,如果超越规则,自有法律来管你。</P>

这段话也许是祢衡通过不断比较而得出自己的想法。</P>

“没想到,华夏的狂人也有如此脚踏实地的思想?”</P>

“说明祢衡这个狂人也在改变。”</P>

“土壤很重要,他也许知道,无脑的批评只能被人当成笑话。”</P>

……这类议论随处都能听到。</P>

“祢正平真的变了。”杨彪认识他超过十年,在他心中,这就是一个自大狂,永远的是天老大、我老二的思想。</P>

“祢衡是一个骄傲的人,年轻时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他通常瞧不起对方。</P>

这让很多人不喜。”陈纪也是学者,他也见过年轻的祢衡。</P>

“也是华夏允许言论自由,如果换成朝廷,恐怕祢衡的言论早就人头不保了。”荀爽微笑着摇了摇头。</P>

“刘恢一直在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只有一种声音那就太可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