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偷渡客(1 / 2)

杨弘虽然说得大义凛然,然而,打仗并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对袁术拍马屁,让自己和后代永远保留特权。</P>

打嘴仗可以,但是打仗却不一样,如果真的打起来,失败了的话,自己的特权恐怕就消失了。</P>

“大王,眼下恐怕不合适,双方适当摩擦可以,大规模战争恐怕联合国不会允许发生。”杨弘心中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打起来,让百姓民不聊生,难保华夏不会出兵。</P>

这些年他一直在研究华夏的处事风格,华夏很少放大话,你可以骂他,他不会理会你,但是,如果他要出手,谁也拦不住。</P>

袁术掉头看向阎像,“左仆射是什么想法?”</P>

“大王,如果华夏真的出兵,仲国能顶住吗?</P>

华夏只是在仲国周边的兵力就是数千人,赵国已经有华夏驻军了,恐怕两天就能进入仲国……。”</P>

听到阎像的话,袁术感到后背发凉,一直以来,他发现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在想华夏。</P>

“本王就是说说而已,你们不必当真。”袁术开始掩饰自己的尴尬。</P>

这一幕闹剧,加快了阎像离开仲国的步伐。</P>

人都是这样,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愿意留下?阎像也是如此。</P>

如果人类都是王权,阎像也许会选择做一名忠臣,然而,袁胤的下场他依然历历在目,他也许不在乎自己生死,但是家人呢?</P>

正如华夏有学者指出:什么是文明?当所有国家打开大门,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文明基础是法治而非人治。</P>

眼看快要过年了,刘恢都会选择和各个部门的人了解情况。</P>

华夏移民部已经正式更名为华夏移民局,主要管理华夏移民工作。</P>

移民局现任局长是陈庆,是辽东最早的一名流民。</P>

“大统领,今年偷逃进入华夏的有722人。”陈庆刚坐下,将一份单子递给刘恢,还未等刘恢看,他率先说道。</P>

今年三十九岁的陈庆身材中等,浓眉大眼,一双眼睛特别明亮。</P>

“陈局长,这些人主要来自什么地方?”刘恢也没有第一时间去看,而是拿出烟递给陈庆一支,自己点了一支。</P>

“赵国人最多,大约有203人,这两年赵国彻底放开以后,让边境的一些人偷偷跑到了华夏。</P>

剩余的人来自很多国家,但是主要以巴勒斯坦地区为主。”陈庆一边回答,时不时在观察刘恢的反应。</P>

“赵国现在是华夏伙伴关系,政治、军事都是华夏盟友。</P>

我的意见是,能劝说大家返回赵国最好。”</P>

刘恢想了想,接着说道,“偷跑进入华夏的人,我们不能给予身份,否则今后会有更多的人过来。</P>

联合国成立以后,人类逐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P>

外来人口增加,这是增加华夏的负担。”</P>

“这些人遣返回去吗?”陈庆心里也没底,这些年,每年都至少有数百人逃到华夏,目前,像这样没有华夏身份的人恐怕不低于5000人了。</P>

其实,刘恢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你说遣返这些人回去,这些人身份信息都没有,最搞笑的是,这些逃到华夏的人,居然大部分人都能用华夏的语言进行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