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你没事吗?”伺候公子扶苏的宫人见状连忙紧张道。</P>
“没事,你们下去吧!”他只是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痒。</P>
宫人看他面色红润不像有事的样子,这才松了一口气,退到一旁。</P>
“公子,这些日子学得如何,”秦始皇让甘罗来教自己的儿子。</P>
“还行,就是要学的东西太多,”公子扶苏揉揉额头有些无奈的道。</P>
“没事,公子你可以慢慢学”甘罗安慰道。</P>
对于陛下的旨意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如此安慰。</P>
“我知道。”</P>
西汉“没想到这小子年纪不大,心思倒不少,”对于天幕中这个小男孩,刘邦是很欣赏的。</P>
他也觉得50和500只要不是个傻的都知道该如何的选择,换他他也会和小男孩做一样的选择。</P>
各朝的儒生们觉得这是对于学习的一种侮辱,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区区500的事情,居然就自甘堕落。</P>
“简直是朽木不可雕也,气死老朽了,”一名儒生气得直接拍案而起。</P>
在他看来学习是一件神圣的,怎么能用金钱来衡量。</P>
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屋子里的众人一跳纷纷把目光看向他。</P>
“看什么?”</P>
见老祖宗发怒,一众人都垂下眸子,不敢顶嘴,只敢在心里面腹诽几句。</P>
人家是真学霸就算控分,人家依旧是学霸,更何况这钱也赚了有什么不好的?</P>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自家老祖宗在生什么气?</P>
“老师,希望你们都能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像天幕中那名孩子一样控分。”</P>
学堂上一名夫子站在最前方,目光锐利的看向下面坐着的一众学子。</P>
“学生,明白,”一众学子乖乖点头。</P>
他们中有的确实如同天幕中孩子一样控过分,不是他们想控分,而是别人给的太多没办法的事情。</P>
夫子见众人乖乖点头都很满意,他相信自己所带的学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P>
同样的事情在各朝各代的学堂上都有发生过。</P>
特别是那些身为皇子伴读的大臣之子,他们时常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能抢了皇子的风头。</P>
唐宣宗唐朝的第十七位皇上,李忱大家都说他不聪明,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宫中聪明之人是活不久的。</P>
要不是因为他的不聪明比较好控制,他也不会在自家父皇驾崩后,坐上今天的这个位置。</P>
当初扶他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也没有想到李忱居然是个有德的,一直在隐藏着,此时的几人后悔不已,原以为是一只任人拿捏的兔子,没想到会是一只咬人老虎。</P>
清朝雍正对此非常的有感想,当初他还是个皇子的时候处处忍让,可如今………</P>
坐在龙椅上的他,想到自己还是皇子时的各种小心翼翼,继而看向天幕的,目光就有些复杂。</P>
康熙看完天幕小男孩的操作后,心中对于自己几个儿子都有些怀疑。</P>
就在他陷入沉思的时候,胤礽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扑通一下跪在地上。</P>
“皇阿玛,求你收回儿臣的太子之位。”</P>
自从上次那件事情后,胤礽每天来御书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一句话。</P>
“起来吧!”</P>
康熙现在一看到自家太子就头疼。</P>
“皇阿玛,”胤礽抬头目光认真的看向康熙。</P>
他知道只要自己不造反,康熙就不会杀自己,因此………</P>
“保成,差不多得了起来吧!”</P>
“皇阿玛儿臣是认真的。”</P>
他并不是不想当着太子,而是既然最后太子之位都成为别人的,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是,想着整天挤在那狭小的东宫。</P>
其余的众位弟弟都已经出去开府,他也想出宫以前是因为太子之位,而现在……</P>
“行了,你先回去吧,这事朕会考虑的,”康熙摆摆手。</P>
“儿臣,告退。”</P>
见康熙终于松口,胤礽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向着御书房外而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色。</P>
康熙看着他那有些欢快的背影,眼中复杂之色一闪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