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后面是一个一米多高半米宽的洞口,里面黑漆漆的看不清楚,若不是被巨石挡着,说是山上熊瞎子的窝更像一些,可没有哪头熊会自己搬来巨石当门的,况且东坡上已经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平日里游客往来,哪里还有的野生动物。</P>
“准备探照灯,咱们进去看看。”此刻的徐老颇有些神采奕奕,正经的像是个准备去发现重大遗迹的探险家。</P>
周围过来几个年轻人,当中一个领头的随口叫了几个名字。“你们几个一会跟我们下去,其余的人该做什么做什么。”随后又叫了几人守在洞口接应。</P>
两个头戴探照灯的年轻人走上前来,另有几人手拿高功率的手电筒跟在旁边,灯光打开,原本漆黑的洞穴顿时被照的通亮起来,洞穴是一直朝下的,有个平缓的斜坡,见不到更深处。</P>
徐老随手接过旁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带有探照灯的安全帽,又递过去给张铁一个,打开灯,一马当先的朝里走去。</P>
见着徐老已经往里进了,张铁也就紧随其后,其余诸人纷纷跟在后面。因为洞口过于窄小,只容得依次低腰进入,遇到狭窄处更要侧身方能通行。一众人的前行速度并不快,好在斜坡平缓,地面干燥,却也不怕像外边一样被还未消融的冰雪滑倒。由此可见,此处绝对是人工开凿,只不知距今已经多少年头。</P>
众人前行能有三五十米,洞穴渐渐的宽敞起来,极宽处以可由几人并排行走。洞高也有两三米,就像是普通民居的楼道。按照步行的时间和速度看,即便是这样的缓坡,现在大家也已经进入到了山腹之中。</P>
诸人已经没了开始时的紧张,也有心思四处观瞧。洞壁并不规则,能清楚的见到当年人工开凿的痕迹,其他却也平常,没什么壁画雕刻,只是这越往下行,温度却更加冷了起来。</P>
人不都说山洞内是冬暖夏凉的么?张铁跟在徐老身边,有些纳闷,呼吸一口空气,感觉如冰冷的刀片入肺一般,好在空气充足,并无憋闷之感。</P>
再往前行十数米,众人怕徐老年纪大,已有人抢先走在了徐老前面探路。看着灯光,是一个转弯。走在最前的那人惊呼,像是被路面绊到,又或是惊讶。</P>
“徐老,到头了,您过来看。”前面那人刚刚踉跄一下,手扶着洞壁,灯光指着转弯的后面。</P>
大家快走几步,十来个人也都紧随着到了转弯处。</P>
一条几十米的下行山洞,走到底是一个转弯,而让大家诧异的是,转弯之后豁然开朗。竟是一个足有数百平的空间。</P>
众人转过转角,进入到这空间之中,各自手中的手电筒,头顶的探照灯也都开到了最大,将偌大个空场照的有如白昼。</P>
这洞穴空间之宽敞,洞顶高足有十数米,洞内地面平坦,就是土石,并无任何装饰。之所以觉得洞内空旷,也是因为洞内只一角堆放些杂物,像极了没有展览品的博物馆。</P>
徐老自顾自的盯着前方一处,径自朝前走去。张铁的目光也紧跟徐老的射灯,瞧向前方。整个山洞的最里面,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石门。是的,这次的是石门,不再是之前外边那样的巨石块的遮挡。</P>
之所以能够看出是“门”,因为它符合华夏国所谓门的定义,一个上面圆拱形的巨门,足有五六米高,三四米宽。</P>
走到近前,大家手中的灯光都聚焦到了这扇“门”上。</P>
石门上的雕纹清晰可见,虽然有些斑驳,也能感觉得出岁月的痕迹。</P>
那些雕纹有些像象形文字,有些像孩童的涂鸦。在平滑的石门表面就那么清晰的显现出来。</P>
满满一整面门的雕刻图文。熟悉华夏古文化的徐老盯着看了许久。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这,不是金文,也不是古扶余的文字。似乎年代要更久远些。”</P>
这是专家给出的结论。</P>
“看来,我们这次的挖掘工作,或将有更大的发现。”徐老语气有些颤抖,刚刚的那声叹息想来也不过是恨自己不识得石门刻画的内容。却是对今后的探索更加有了兴趣。</P>
这时,已经有工作人员准备好了摄录设备,其他诸人也都拿出手机或是数码相机,分散在这空旷的洞内四处拍照。</P>
“徐老,您来这边看看。”一个工作人员在洞里唯一的那堆“杂物”前。</P>
徐老一直看的是石门中间部分,一人高左右的地方,那是一排几个凹进去的石槽。石槽内应该是放置某些物品的。现在却是空空如也。却也不能说是啥也没有,里面依稀可见,应该还是有一些图文的,只是这几块凹处并不大,就像是供奉佛像的神龛。</P>
听到有人召唤,徐老眼神恋恋不舍的从“神龛”移开,走向那堆“杂物”摆放之处,徐老离开,张铁这才上前,同样以头顶的探照灯照着那几处凹槽看去。</P>
顿时,张铁睁大了双眼,心头一阵猛跳。</P>
这几处石槽内刻画的并非什么象形文字,而是几个符号。</P>
这符号与张铁左眼所能显现出的符号颇为相似。他闭起右眼,以左眼仔细观瞧。确定这是早先雕刻在里面的,而非自己左眼瞧物所显现。可这几个符号被张铁依次看过后,却没有发现自己熟记的那三十几个。他确定这符号与自己的那个符号是同源,这就像是汉字中的“上”和“下”数字里的“1”和“2”。只是这几个符号更加简单,却好像蕴含着更加深邃的寓意。</P>
“小张,过来。”</P>
洞内一角响起徐老的召唤声。张铁知道是在找自己过去。便也先不做多想。去向了徐老那边。</P>
一堆随意摆放的物品,有瓦罐、陶碗,也有一些像是当初开凿洞穴时所用的器具,斑驳的外表,分不清楚具体材质。还有一些石雕和一些小物件,一个拿现代人看惯了工艺品的眼光来看,粗糙的完全不像样的石雕,二十公分左右,鸟头人身,整个身子像是裹在袍子里。还有的石雕是小兽,像虎、像狗。这样的石雕足有数十个。</P>
而那些随意堆放的小物件,就更是奇形怪状了。大都是玉佩大小,大一些的铜镜大小,却看不出是玉石制作,像是工匠闲来无事拿最普通的石块练手的玩意。</P>
张铁走到徐老身侧,徐老说:“小张,你用手机把这些东西拍个照片,回去咱们找找资料,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线索。”</P>
周围人是有专门负责照相摄像的工作人员,想来这也是徐老让张铁多多参与其中,锻炼他成为一个“合格”的考古工作者。</P>
洞穴内光线有些昏暗,不像是外边窄小处,十数个手电筒能够照的如同白昼一般。这偌大个空间,大家的照明就好像随时都在被黑暗吞噬一样。虽然能够清楚视物,却极度的影响手机拍照的质量。</P>
张铁一边拿着手机对着这堆“杂物”一顿拍摄。一边悄悄的发动起自己左眼的功能。</P>
果然,当左眼再次泛红,所视所见同样蒙上一层红红的薄雾,看的越发的不清楚了。但在那一堆一块的物件上面,确是每个物品上都能够见到一个清晰些的符号在悬浮着。像是为每个物品做了标价或铭牌。</P>
张铁知道这些只有自己才能看到。他用心的将自己的所见与自己记录过的做着比较,竟然还真有自己掌握过的字符。那十几个大小不一的雕刻中,其中一个小兽类的石雕便是自己最早发现并记录的当中之一。这是,“电磁炉”!</P>
他是彻底的迷糊了,居然又是“电磁炉”。他对这个符号印象极深,年前的时候去张胖子的古玩店买的鼻烟壶也是这个符号。</P>
若说符号代表物品价值的话,张铁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当中的部分关窍。那曾是他以为一百元的等值换算。</P>
可眼前这一堆一块的,拿徐老刚刚的话说,恐怕历史时间更在千年前的古扶余之前。这般具有考古价值的石雕,又怎会是自己以为的“一百元”。</P>
两种可能,一是自己所以为的并非是正确的,这些符号代表的并非“价值”,或者说是不只是。而另一种可能就是,这里的一切都不值钱,不怎么值钱,至少有些东西是,不然这山洞干脆就是后人所建,清朝或者民国,又或者是解放后与邻国冷战期间,那些可哪挖防空洞的工人们的游戏之作。</P>
他想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徐老听,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这唯他可见的符号由来。</P>
这时,他看向旁边的一个摆件上面的符号,就是一愣。好熟悉,好像刚刚见过。</P>
张铁向前再走两步,蹲坐在那石雕前,那是一个人形的雕刻,看不清楚人脸,却能看清这小石人头顶上是长着角的。是鹿的角,不是平日常见的梅花鹿的那种小小的规整的角,是,张铁想了想,是圣诞老人坐的雪橇前面两只麋鹿的角,那种不规则但却看着很值钱的角,像珊瑚,像长坏了的仙人掌。</P>
而这长着“仙人掌”的石头人的头顶上显示的符号,正是自己刚刚过来之前,在那石门上凹槽内见过的当中一个符号。</P>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张铁站起身,重新走回石门的几块凹槽前。</P>
此时的徐老正在与工作人员交待着什么,其余的工作人员也都有序的在各自忙碌,拍照,摄像,也有的在将那堆“杂物”进行整理,分类。</P>
数了一数,一共是七个石槽,张铁看向其中的一个。果然,里面的符号与刚刚那个石人头顶的符号一模一样。他再看向其余的几个空着的凹槽。每个凹槽里面刻画的符号都不相同。</P>
转回身,张铁又走回杂物堆放处,在所有的物品上依次观瞧。希冀着能够发现什么。</P>
半晌,他终于在另外一个物件上看到了与另外一个石槽相对应的符号。</P>
他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这是解谜游戏啊。不论是曾经玩过的电脑游戏还是看过的日本动漫。这种推理解谜类的他都颇感兴趣。</P>
这里的物品是否应该对应的放到石槽中呢?然后,石门自动打开,里面是泼天的财富。又或者对应摆放好物品后会增加自己的经验值?张铁有些异想天开了。</P>
别看这一堆的破烂,却也大大小小的足有数百件,若是看不到上面的符号,即便知道该放入石槽,想要依次尝试,那也绝对是一个工作量天文巨大的工程。</P>
见徐老此刻仍在与人交谈,没功夫搭理自己,又见到已有工作人员开始小心的整理这些物件。自己也就二话不说,拿起最先发现的石头人,和后来看到的这个小摆件,这是个像手镯一样的石环。</P>
他将这两个物件对应着放在石门那空空的石槽内,并未听到如他所想象般的“叮咚”提示音。</P>
转回身又去杂物堆处翻找,就连已经被工作人员归拢好的分了类的也都挨个重新看过一遍。在此处忙活的工作人员被他的举动搞的不明所以,但知道他是徐老带来的学生,也都没有多说什么。</P>
徐老这时却被张铁的举动吸引了注意。他走到张铁身边,“小张,你这是干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