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庸医不庸(2 / 2)

逍遥忧 一土道人 1937 字 11个月前

那些小洞外还残留着丝丝鲜红的血迹,里面没入三分铜钱大小的石子。</P>

陈阿狗顺势看了眼通红的手腕,那阵酥麻到现在都没有缓过劲来,再看地上大小雷同的石子,陈阿狗眉间浮起一丝愁云。接着他带着不解将丢在地上的弯刀捡起,别在腰间,随后走向方德,沉默良久。</P>

“啪!”</P>

一道响亮的耳光让本已呆滞的方德如梦初醒。</P>

方德先是捂着通红的脸颊不知所措,在看清面前的陈阿狗之后,随即哇的一声,嚎啕大哭了起来。</P>

“阿狗?陈阿狗?你怎么?我爹呢?我娘呢?”</P>

方德忽得想起自己的爹娘,左顾右盼之下,当见近在咫尺倒在血泊之中毫无动静的方老四和石翠花时,方德脑际嗡得一响,随后声泪俱下,扑在方老四的身上不断用手摇动,呼唤着自己的爹娘。</P>

陈阿狗却一步赶上,干脆利落的将方德抱起来,焦急催促道:“别哭了!她们还活着,快去找大夫!快去!”</P>

方德顿时恍然大悟,再看生死未卜的方老四和石翠花,旋即不顾一切朝着村子的西南方跑去。</P>

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去找村里唯一的赤脚大夫——扁庸。</P>

乡里乡亲有什么小毛小病都会去找扁庸。</P>

因为扁庸不论什么病,诊金只收一文钱。</P>

人们都说扁庸是个庸医,因为哪有郎中看病只收一文钱的?</P>

可是谁也说不出扁庸治死过谁,而扁庸也从来不去解释。</P>

入夜。</P>

空中无星。</P>

两人行色匆匆。</P>

走在前面的是方德,他一步三回头,嘴里不断央求身后之人加快脚步。</P>

此人约莫四十多岁,胡须很长,半白半灰,随风飘逸,身后背着个陈旧的药箱子,随着脚步的节奏发出叮铃咣啷的声响,兴许装着不少瓶瓶罐罐。</P>

他便是扁庸,一个性格十分古怪的行脚大夫。</P>

都说医者应悬壶济世,患者不分高低贵贱,可是扁庸却我行我素,任凭病人有多贫困潦倒也绝不袖手旁观,从来不治权贵,只医穷人,无论什么疑难杂症、重伤重病、奇毒绝症、小儿风寒、妇人难产,他都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且无论多贵的药材,他都只收一文钱诊金。</P>

但有个前提——他开的方子若是少了一两味药材,只得患者自己想法子。</P>

好在这样的情况不算多,而往往少得药材也并不稀有。</P>

“快到了,快到了,扁大夫麻烦您快点。”</P>

方德一路焦虑不安,方老四和石翠花的伤势很严重,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胡杰会不会杀个回马枪。</P>

匆忙推开家门,来到里屋。</P>

石翠花不知何时苏醒,正倚在床边忧心忡忡的照料者方老四,当看到方德领着扁庸进来时,石翠花一展愁眉,急忙起身相迎扁庸,岂料一阵钻心疼痛骤然来袭使得石翠花刚起身一半便又坐了回去。</P>

“娘,你怎么了?怎么了?”</P>

方德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但是石翠花却慢慢推开方德,咬牙摇头道:“我没事,没事,快让扁大夫看看你爹怎么样了?”</P>

“你娘没事,就是受了点内伤。休息休息就好了。”</P>

扁庸瞥了眼石翠花,既不搭脉,也不问诊,一边说着,一边来到方老四的床边,接着倚着床边蹲下来,手指点在方老四的手腕之上,然后又翻开方老四的眼皮查看眼瞳。</P>

“扁大夫,怎么样?老方他伤得重不重?”石翠花焦心不已道。</P>

“不难治。”扁庸擦了擦手,轻描淡写地回道。</P>

“那就好,那就好。”</P>

石翠花和方德同时长舒一口气,脸上的愁云也徐徐散去。</P>

可是扁庸却眉眼一挑,调门一提,没由来的反问道:“那就好?”</P>

“扁大夫,怎么?”石翠花刚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P>

“能治是能治,可是我现在少了好几味草药。”扁庸说道。</P>

“扁大夫您写方子,我这就去城里的药铺。”方德说道。</P>

“城里的药铺?就算你现在起脚去城里,没三天根本回不来,再说人家会给你个小娃子卖药吗?你知道这要花多少银子吗?”扁庸慢悠悠的问道。</P>

“那怎么办?”石翠花心急如焚道。</P>

扁庸没有立刻回应,因为一道声音从他的身后缓缓传来。</P>

那是一道有些沙哑的声音。</P>

“山里有没有?”</P>

“阿狗?你怎么?”</P>

方德好奇陈阿狗怎么会出现在自己的家中,方才他明明被丁三魁和几个村里的乡民合力绑了回去。</P>

可是陈阿狗没有回答方德,而是目光灼灼的盯着扁庸。</P>

“有。”扁庸回道。</P>

“我们怎么才能找到。”</P>

陈阿狗话音未落,扁庸很自然的从药箱里拿出一本册子递给陈阿狗。</P>

“照着这几张画找。”</P>

扁庸指了指册子上的折角。